雷州歌是雷州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创作的一种用以表情达意、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口头文学和唱腔艺术,是雷剧的源头。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切近生活,渗透着较强的人文精神,并且采用了赋、比、兴、重叠、双关等多种文学表现手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雷州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在中国民歌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雷州歌这种古老、传统的民俗艺术也面临着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只有在吸收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和渗透时代的气息去不断创新,才能使雷州歌这一文化艺术瑰宝得以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光大。
关键词:雷州歌特点 继承 创新发展
雷州歌是人们在宽广、辽阔的大自然中进行个体劳动或非协作性的集体劳动时用雷州方言吟唱的山歌,是民歌的一种。它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民歌中最为浓情、最为放达,也最为卓越的歌种之一。在今日的雷州,雷州歌仍广为流唱,所有土生土长的雷州人对它都不陌生。每当夕阳西下或月凉如水的夜晚,人们都可以看到市民唱雷州歌的古老民俗,由此可以看到雷州歌的生命力是多么强大,它的内涵又是多么深刻。雷州歌是雷州人的口头文学,富有雷州人的语言特色。雷州人由于所处环境的关系,终日劳作于田野、山岭之间,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差别。雷州人的性格,大都简朴、勤劳、仗义,保存着古代中原人的风气。雷州歌是雷州人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品种,它继承中原民歌和汉族古诗歌的艺术手法,再与本土民间文学、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雷州歌既是旋律优美的口头诗,同时又是形象生动的风景画,为雷州人民所喜爱,广为流传。雷州歌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体裁大体是七言四句格律化形式,一、二、四句押韵,二四句对押韵的要求更为严格,且二、四句的第四字和第七字要求必须是平声字。这种严格的韵律要求在世界民歌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无不说明雷州歌传承了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传统,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雷州歌曲调古朴,意蕰深厚,内容形象生动,贴近现实生活,渗透着较强的人文精神。雷州歌表现手法多样,广泛运用了赋、比、兴、重叠、双关的修辞方法。本文着重谈谈雷州歌内容和表现方法上的一些特点和弘扬雷州歌这一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浅见。
雷州歌的特点
一、在内容上有较强的人文精神
雷州人大多是从福建入籍本土而来的。在一次又一次的迁徙过程中,雷州人形成了“爱国爱乡,崇文重教,诚恳坚毅,团结包容,勤劳俭朴,开拓创新和刚柔相济”的精神,而这种文化心理和人文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优秀传统的精华所在。雷州人的这些人文精神,在雷州歌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可以说雷州人的刚强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气质,就没有迁徙的毅力,没有披荆斩棘的勇气,没有四海为家的开花散枝。这种为生存抗争的刚毅精神,表现在其雷州歌之中,就是“又吹号筒又拿枪,偌多兵来送我娘,偌多官员做孝子,死到阴边心也凉。”视死如归,慷慨激昂。至于表现自强不息的山歌,也比比皆是:“有心不怕漂江水,竹枝当橹叶当舟,藤断自有篾来驳,船到滩头无使油。”同时,包容、平和、圆通也是雷州人的一大特点,表现在雷州歌中,就是表达的婉转含蓄和语调的柔美和谐。如“做月要做十五月,做春做成四时春,做雨要做连绵雨,做人有情好驶船。”;在这些山歌中,蕴涵着他们刚中见柔的丰富性情。可以说雷州歌对于雷州人的族群心理和文化精神传统,是一种深刻而优美的艺术体现。
雷州歌内容除了反映雷州人的坚韧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之外,也有反映雷州人民的生活、劳动、爱情、礼仪、智慧等方面内容的。表现了雷州劳动人民的感情的,各行各业都有“无饭吃饱钻山里,裤穿成裙肉见天,廿九夜昏炮声响,粪担剩条过新年”这是樵夫唱的。“人最灾卦做泥水,日晒雨淋和风吹,筑几多宅给人住自己都无个处蹲。”这是泥水工说的。“前世作孽做识代,裤穿弄窿手生碍,凿个孔子又塞回,做死都不能发财。”这是木匠说的。“织蓆娘仔做灾卦,髻蓬毛乱ru裤裆烂,三更半夜都未睡,鸡都未啼又起蛇。” 这是织蓆妇女生活写照。还有农夫的歌:“人衰落下做百姓,捱到骨头总乌青,交租妃多割谷少,缸里无粒米隔夜。”“教书先生吃田蟹,识代造犁吃阉鸡,若知教书偌下贱,早那两年学造犁。”让人笑出泪来,这种雷歌实在太多了。现在说说爱情方面的。古代的劳动妇女没有权利追求爱情,她们通过雷歌来控诉。如“捉倒媒人咬边耳,今世我娘都恨她,做蒯我娘无可怨,该得做个岁同年。铁嘴媒人拿娘诳,父妃青盲母青光,拿娘推落牛温窟,淹不死人屈死人。父母不生眼和耳,怎不去查人根基,拿娘当作葱和菜,只是贪图人有钱。”如泣如诉,细腻真切,回味无穷。还有:“睡不得去翻起坐,耳尾听闻鸟叫更,鸟是逢春割喉蒂,娘是苦情起坐夜。”文人陈昌齐也写了一首:“红红头绳结黑鬃,越望越目廷 心越松,官去书窗坐书馆,心总挂娘头绳红。“”“凤凰单车新亮亮,车尾高高会搭娘,搭娘没钱买笠戴,通身湿湿给雨淋。”这里“娘”指新娘。小伙子冒雨接新娘的情景,道出了雷州人非常重礼仪。“什么生来稔对稔?什么生来两头尖?什么生来吃嘴涩?什么生来吃嘴甜?杨桃生来稔对稔,橄榄生来两头尖,槟榔生来吃嘴涩,蕉仔生来吃嘴甜。”这一问一答,表现了雷州人民的智慧。“锅里煮饭五碗盛,盛给家婆和家翁,盛给昵姑和昵叔,剩这碗饭去书房。”这是新妇先人后已的精神风格。
二、雷州歌在艺术上有显著的文学特点
(一)赋、比、兴、双关
雷州歌颇有“文”味、“诗”味,它的歌词内容含蓄,表现手法上,突显文学修辞,表现力很强。由于雷州山歌源于民间,非文人学者捻断青丝、搜索枯肠可写得出来的。它植根于“坡头坑尾”的劳作中,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吐露,无遮无掩,绝不伪饰,所以它才能上千年长盛不衰,让历代文人学士赞叹不已。如“睡不得去翻起坐,望见东边两个星,星都成双和成对,想我单连夜过夜。”又如“好花开在好园内,好妹不责阿哥坏;只因妹妹劳动好,细作辛勤米谷来。”歌词文字浅白易懂,通过比喻、比兴等文学手法,使人富于联想,回味无穷。
雷州歌要把无影无形的思想情感化为具体可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常常运用各种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即修辞手法),主要有:赋、比、兴、重叠、双关、夸张等种。
1、“赋”体,又叫“直叙”
完全不用“比”、“兴”、“双关”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唱。如:“样样问来都无声,总怕妹人嫌弃兄,嫌兄家贫无要紧,嫌兄貌来事不成。”又如:“路上撞着路边企,去哪问娘娘无声?十句问来九不应,逼着装傻低头行!”憨厚、敢于责问,直来直去决不掩饰的阿哥形象现于眼前,让人觉得他老实、“傻”得可爱!再如:“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吓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惊人来讲话成。”叙述了雷州妹子勤劳能干,长途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划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2、“比”体,就是“比拟”、“比喻”
以此喻彼,声东击西,指桑骂槐,意在言外。如:“天上乌云挂西海,又惊雨来惊云开,妹今究竟乜主意,又无断情又无来。”责怪之意跃然纸上,生动、形象。如:“出门看见藤缠树,树缠藤来在路边。树死藤活缠到死,活树死藤死也缠。”形象鲜明、意境清新,如此炽烈、如此直率、如此“疯狂”的爱,有谁不为之感动?一个“缠”字,声情并茂,它借藤与树的生死相缠,形象生动地比喻男女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可以说将生死不渝的爱写到了极致,这比文人言语中的“地老天荒、山盟海誓”要生动得多、形象得多。又如:“郎有心来妹有意,情好也同线针鼻;银针何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针边。”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
3、“兴”体“兴”是“起兴”借物托事
如:“梅花妃不同桂花,借问哪来心肝话;人面几多我见过,心急一时不识梅。”这首歌,从表面上看,首句好像与整首毫无关系,事实并非如此。把姑娘比作桂花,但桂花虽香不成梅子,从而又借“梅”谐“媒”叹缺少牵线的“媒人”这就把整首词意联系起来了。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