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石亭之战外,吴国鲜有胜果。
别看现在淮南防线好象是芨芨可危,但事实上,魏国在淮南防线上投入非常的大,寿春、合肥、六安等几座坚城,个个固若金汤、坚如磐石,善长打水仗而不擅长攻坚的吴军,那怕前期再打得多么风光无限,但一进入到攻坚阶段,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就攻不下来。
所以夏侯玄此次片南,更多的给人感觉好象是去捞取功勋,换取声望的,司马懿为什么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那还不是一刀一枪换来的,无论是南征北讨还是东挡西杀,他所获得的军功积重如山,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光是辽东那几万颗人头筑就的京观,就足以震撼人心了。
功勋越大,威望便越大,在朝中的地位便越发牢固,那怕曹爽对司马懿再忌恨,也得徐缓图之,毕竟司马懿在朝中有着很高的人脉,牵一发而动全身,曹爽那怕权力再大,也不敢与满朝文武为敌。
曹爽想要扳倒司马懿,就必须自己培养可以取而代之的人物,但曹爽目前的亲信之中,何晏、丁谧、毕轨、李胜之流,逞逞口舌之能倒是不错,但真正能担负千军万马的统帅之能,却是万万不及的。
在曹爽的眼中,唯一合适的人选,估计只有夏侯玄了,夏侯玄文武双全,又是将门虎子,如果他真能在军中挑起大梁的话,曹爽有就有了取代司马懿的念头了。
想要在军中站住脚跟,可不光是一纸诏书就能起作用的,没有足够的资望,那怕是身居要职,也会让许多的下属鄙视,口服心不服。
而获得资望唯一的途径,那就是军功,在军人的眼里,只有闪闪发光的功勋,才是唯一让他折服的东西。
所以曹爽这次力主让夏侯玄征南,就是为了他能在军功薄上,重重地记下一笔,为以后的执掌军权,打下一个夯实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这次南征,曹爽整整地调动了三万精锐的中军力量,夏侯玄有这么大的助力,想打败仗都难。
夏侯玄本人更是信心满满,这次南征,可算是他翘首以盼的机会了,他渴望着扬鞭策马,饮马长江,继承其父征南大将军的辉煌功绩。
校场之上,如今三军聚齐,人马雄壮,旌旗如云,遮天蔽日。
夏侯玄登临高台,举行出征前的祭旗仪式。
祭旗仪式是大军出征之前一项必不可少的仪式,目的是激励士气,为大军壮行,祭旗时所斩杀的祭品有活人,也有牲畜,活人一般是敌方的人,现在仗还没开打,也没个俘虏可供夏侯玄来斩杀,所以夏侯玄选择了一头鹿来做为祭品。
刀斧手一刀砍了下去,斩断了鹿头,鲜血喷溅出来,洒在了帅旗之上。
全场是欢声雷动,夏侯玄缓缓地站了起来,拨出了佩剑。
众将士都在等待着他宣布出征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