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好象仇战抢了他什么东西一样。
“仇老,文夕大火把长沙烧得很惨吧?”赵政国找到一个空隙问道。
“非常惨。”仇老叹了一口气说道:“整个长沙一片断垣残壁。我们去长沙时军队和政府正在组织重建。街道已经清理,正在重建房屋。这对于长沙来说,毁灭才刚刚开始……”
“老蒋这事做得不地道。”李家豪摇了摇头说明道。
“虽然命令是委员长下达的。但实际上还是办事的人误解了委员长的意思。”仇老说道:“当时国民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赣北地区和鄂南地区。长沙可以说是无兵可守。
委员长想把第74军调防长沙又被薛将军给强留下来。第二兵团在鄂南接连失利,各部损失惨重根本就无力再战,虽然部分军队守于新墙河和汨罗江,但却难以阻挡日军的攻势。他是逼不得已才想出了焦土政策。
当时的命令是日军进至长沙三十里外再开始火烧长沙,张治中将军的命令是在我军从汨罗江撤退时开始实施计划,然而日军进占岳州(岳阳)后长沙的军政要员就组织火烧长沙。
因为武汉退守,大量的物资和人员被疏散到了长沙。而长沙又是一座商业名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根本就没有时间把这些物资转移,为了不让这些物资落在日本人手中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这种局面还是地方军政官员对形势误判而造成的,也是他们怕死想逃命而造成的。他们认为岳州的鬼子会乘虚南下,在准备逃亡的慌乱中执行这道命令,能不出错吗?
实际上我们当时已经充分地估计日军攻占武汉之后再也无力南下,另一方面日军受到兵力的限制,不敢孤军悬于长沙。”
“做出火烧长沙的决定就是一个错误。”李家豪说道。
“对,这是一个错误。谁也没有意识到后果会这么严重。烧毁那些军需物资也没有必要把整个长沙城给烧了!”仇老点了点头肯定了李家豪的说法:
“不过焦土政策不仅仅只在长沙使用过,当初九江留给日本人的就是一片焦土,在九江将要失守时放了一把火把九江化为焦土。”
“为什么当时地方官员在做出决定时没有请示国府呢?”赵政国看出了问题的关键。地方官员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不可能不会向国府请示。实际上地方官员还是受命于国府。
“唉!”仇老叹了一口气说道:“当时国府一片混乱,委员长刚从武汉向重庆迁移。同时要面对东、北两条战线的激战。政令不通,军令不畅之事常有发生。长沙军政人员也忙于准备逃命,是否请示过谁都说不清楚了。
就算是德安战场上薛将军违令使用第66军,国府也是无可奈何,取得了德安会战的胜利之后委员长也并没有追究此事。
说实话,当时我急于离开司令部也是不想见过长沙当时的惨景。留在唯一一幢好一点的房子里住着也不安心呀。
不过据事后调查了解,当时也是谣传引起的慌乱造成的。日军在新墙河误传为到了长沙城外的新河。
而起因是因为一处失火结合谣传被执行焚城任务的人误认为已经开始实施计划了,从而大面积纵火。要不然按计划是凌晨开始,这样百姓还有准备。也会不晚上启动计划动手焚城,造成大量的百姓死亡。
火起之时指挥系统因为电话占线而无法遏制局势的扩大。警察、消防都已为焚城做好准备,根本就没有办法参与救火。甚至还有些警察早已擅离职守逃命去了。”
赵政国和李家豪点了点头。仇老谈论问题时不偏不倚,错了就是错了。也从这一点证明他所讲的这个故事其历史价值。
“长沙有那么多军需物资,转移不了要烧毁,为什么说当时国民军已经消耗一空了?”李家豪又问道。
“呵呵……”仇老笑了笑没有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国民军部队缺少的是弹药的补给。”赵政国说道:“军需物资包括吃穿等用度,也含有一些器械。一般情况优先供应弹药,然后再是其他补给。
国民军普遍处于山区,交通运输不方便,所以造成大量其他供应物资贮集的现象。要知道长沙不仅有从武汉疏散过来的物资,因为长沙交通便利,其本来就是当时中国的一座后方重要的战略城市。是作为一个后方供应的重要补给站。”
“哦。”李家豪点了点头。
“仇老,继续。”赵政国说道。仇老点了点头接着讲了起来……
本书首发于看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