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或者说从众心理利用最知名的一个例子在2009年。
那时英国政府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国民税款清缴率只有57%,也就是说只有一半多一点点的国民按时缴纳税款。
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尝试各种办法都不尽人意,最后他们请教了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给出一条意见,清缴率立即从57%飙升到了86%,足以想象英国这样一个发达的国家,这个清缴率的提升意味着什么,税款绝对是以亿计数的英镑提升的。
而这个改变却非常简单,就是在纳税通知书的最后添上一句话,把按时纳税的真实人数写上去,让所有人知道,已经有很多人按时纳税。
微小的改动,几乎没有增加成本,而回报却如此恐怖。这就是社会认同的力量,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但社会认同也有“反作用力”,更加深入的研究表明,人们并不是一味的“从众”,想要跟所有人群保持一致。
人们愿意保持一致的是自己所属的或想要进入的人群,反过来说,人们会跟不想扯上关系的群体保持距离。
这就是之前所提及的那个三星广告高明之处:年轻人排队买苹果,其中一个人说他是替人排队的,最后排队的人揭晓,原来他是在替自己中年父母排队。
这个广告高明在于它抓住当时的社会心理,年轻人不喜欢与自己老土的父母为伍,而三星把苹果和他们老土的父母联系在一起,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而李业现在做的也基本一样,如果你要问武朝如何将人分为互不想为伍的群体,那很简单:文人、武人。
他们都是两个群体,甚至比起后世的大多群体更加排斥彼此。
有一个有名的心理实验是这样的:给两个大学宿舍发慈善手环。但两个宿舍一个是好学生宿舍,里面的学生都是热爱学习的;一个是“坏学生”宿舍,里面都是些不专注于学习的人。
一开始只有好学生宿舍有手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戴着手环。但两天后,心理学家给坏学生宿舍也发了一样的手环,当好学生发现“坏学生”宿舍的人也戴同样手环时,一大半好学生宿舍的人都不戴手环了。
现在这些文人就是好学生宿舍的人,而武人就是“坏学生”宿舍里的人,李业要让文人看到武人和自己戴了“一样的手环。”
.........
“你又在想些什么,总是发呆走神。”何芊不满的用筷子敲着碗。
李业回过神:“在想你怎么这么笨,连酒都不会温,早知道我把月儿叫过来。”
“想让本小姐给你温酒?你做梦!”她气哼哼的道。
其实李业在仔细听,听着望江楼里的声音,隔着屏风依旧能听清楚一些,果然和他所想的差不多。
.........
“唉,这望江楼怎么这么多武夫.....”
“本是清净高雅之地,近来却有那么多粗俗之人。”
“这也不对,天下的酒楼不都是谁都可以进,哪来文武之分。”
“对啊,武人保家卫国,何来粗俗。”
“呵,那辽人南下只时他们又在何处?”
“唉,周兄你这般说也是过激了,那时也是不得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