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逃回范阳后,安禄山有时候都会一个人默默地思考,默默地想着。
思考过后,他下了一个结论,他觉得就算自己没遇见黄小伟,估计到了这种时候,他也肯定是要造反的了。
杨国忠就不说了,这个家伙一直恨不得置自己于死地。
其实本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错,要知道杨玉环可是安禄山的干妈啊,但倒霉的是,安禄山一直都是李林甫的人,而李林甫又是亲自被杨国忠整垮的。
就这关系,试问,杨国忠会留着安禄山吗?有没有黄小伟的指示他都会做掉安禄山,做掉这个手握重兵的藩镇节度使。
而且这些年,黄小伟已经很少在亲自出马给那些历史人物指导了,因为他知道,那些人,只要让他们爬到了那个命中注定的高位上,都不用自己说,他们也会一步步按照历史的轨迹走下去。
他根本就不需要干扰,也没必要干扰。
安史之乱表面上是因为安禄山和杨国忠之间的争斗所导致的,但其实,也是因为李隆基的大唐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试问,君王都堕落了下去,都在温柔乡里不愿苏醒,又怎么能指望官员清正廉明,认真做事呢?
这就是封建帝王制的坏处,一个朝代,一个时期的好坏,完全看这位帝王是个怎样的人。
如果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帝王,就像李隆基年轻时那样,那恭喜,老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了,而如果是一位昏庸的帝王......那就自认倒霉吧。
没办法,皇权至上,皇权至上。
皇帝要是变坏了,连累的就是一整个国家。
安禄山也正是因为看准了大唐的衰败,才敢动手,不过有意思的是,直到他起兵造反半个多月后,李隆基居然还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
有意思吧?当真是太有意思了。
.......
望着点将台下气势如虹的十五万雄师,看着自己麾下史思明,蔡希德,崔乾佑,田乾真,田承嗣,李归仁等一干骁将,安禄山豪气顿生,如此雄兵强将,如此昏庸朝廷,无德帝王,我安禄山怎能不作出一番丰功伟业!
“当今陛下为奸臣蒙蔽,以至忠良凋零,朝野败坏,百姓怨声载道,我安禄山身为臣子,当为君分忧,今日,本将决意起兵清君侧,杀奸臣,诛杨逆!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众将士可愿随本将一同前往,救大唐于水深火热之中!”点将台上的安禄山振臂一呼,高声大喝,说的十分漂亮。
“我等愿随节度使挽救大唐!”史思明第一个下跪行礼。
很快,校场之上的十五万将士,俱在战马上高声嘶吼,“愿随节度使挽救大唐!”
很快,口号响起。
“清君侧,杀奸臣!”
“清君侧,杀奸臣!”
“清君侧,刹奸臣!”
“好,”安禄山一缕胡须,随即单膝下跪,拱手拜天,“愿上苍保佑我安禄山马到功成,一举挽救大唐江山。”
安禄山话语落地,一道淡淡的声音在他心头响起,“没问题。”
听到这个声音,安禄山嘴角露出笑颜,整个人看起来更是轻快了不少,站起身,安禄山直视十五万雄师,大手一挥,“出征!”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大唐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以清君侧为名,进攻中原!
十五万范阳边军,十五万和塞外诸胡打了十几年的仗的范阳铁骑,在安禄山的带领下,出范阳,攻中原。
此时,中原各地已有三十多年不闻兵戈之声,将士训练懈怠,官员反应混乱,在加之安禄山突然进攻,仓促之间,河北大地陷入换乱,各级官员军士根本来不及阻止任何反击,便被叛军攻破城池。
凡叛军所到之处,绝大多数地方官员要么大门城门投降,要么弃城逃走,个别敢跟安禄山麾下范阳铁骑一较高下者,皆一鼓破之。
势如破竹的范阳精兵,河北全境,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居然就被范阳军全面攻占,眼下安禄山的兵马已经打到黄河边了。
此时,河南危已,东都危已,北都更是随时都在安禄山兵峰的威胁之下。(注释:唐代北都乃太原,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之地,后大唐建立,太原定为北都)
但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传到了长安时,依旧沉迷与荒淫生活的李隆基,第一反应居然是不相信!
.......
梦境中。
看着一身龙袍的李隆基坐在皇位上,接受天下人的朝贺,听着文物百官那发自内心的恭维话语,看着他们那谦卑惶恐的身形,又想起自己这些年立下的丰功伟业,龙椅之上的李隆基忍不住大笑连连。
如梦如幻的梦境中,年老不堪的李隆基亲眼看着一名名朝臣,一名名文武,一名名百姓,捧着手中的礼物,从太极殿下一步步走来,前来觐见自己这位明君。
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激动的,都是惶恐的,有很多百姓看到自己连话都不清楚,只知道一个劲儿的磕头,一个劲儿的感谢自己的大恩大德。
哈哈,试问,如果没有他李隆基的英明神武,哪来他们老百姓的好日子过啊?
文臣跟李隆基说大唐这些年风调雨顺,国库充盈,各地一片盛世景象。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