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四六章 夜郎之地(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导游黄桂蓉略为停顿了一下之后,便又继续讲解。吴总等一行人看得非常仔细,因为这是外来建筑文化在石阡的集中体现,当然,修建万寿宫时,也肯定吸收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黄桂蓉讲解说:

    “大家可能发现戏楼上有两幅对联,戏楼上这一幅是“束带整冠俨然君臣父子,停锣息鼓谁是儿女夫妻”,它的含义既是对戏台上虚拟故事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的描述。那么为什么旁边会还有一幅对联呢?这就是后来扩建万寿宫以后的典故了,后人觉得短的这幅不足以表述豫章会馆的全部涵义,于是就又在旁边立了这么一幅对联“从南抚临瑞吉以来游翠五府人才于兹为盛,合生旦净未丑而作戏少一个脚色便不足观”。“南、抚、临、瑞、吉”就是我刚才给大家讲到过的后来捐资修建万寿宫的五个地方的客商。

    “万寿宫建筑工艺使中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谐调一致,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历史上石阡古城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等状况。因此于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宫历来为县城官民游乐聚会的场所,1936年,红军部队驻过宫里,开展了戏剧演出等革命活动,军团总指挥部的领导人曾到宫里看望了在石阡参加红军的新战士。后来,万寿宫曾改作粮食仓库,这是万寿宫能够得以完整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桂蓉讲解完毕后,王总对一直陪在他身旁的蒋副会长说道:“这万寿宫的建筑有徽派之风!”

    游完了万寿宫,接着就又赶到了府文庙。吴总等人站在府文庙前,吴总说道:“庙宇旅游也是旅游中的重要一部分,不论是我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对姓教有一定的迷信。”

    听了吴总的话,导游黄桂蓉知道吴总有所误会,连忙解说道:“各位嘉宾朋友,这府文庙虽然有庙,却不是真正的‘庙宇’”。

    府文庙亦称学宫,是古代培养封建科举人才的场所,自汉武帝尊孔崇儒,历代相承,推孔子为万世师表,重儒术以治理天下,令郡县皆建学宫,以为官绅士人奉祀瞻仰之地。故历代郡县官吏都把营建和培修学宫作为重视文教的标志。据考证,石阡早在秦、唐两代有建置。只因僻处西南边陲,交通梗阻,中原王朝更替频繁,而且北方多事,难于兼顾,孔孟儒学不能广为传播。迄明代石阡设府,立学始见于方志。

    石阡府文庙位于县城东南越城路,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由时任知府李鉴修建,因在石阡设府的同一年修建,故称“府文庙”。府文庙历经战火,多次重修。至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知府董醇重修后,庙制稳定。府文庙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整个庙基坐东朝西,庙分三进院落,院基渐次升高,由西向东自下而上分别建有庙墙、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两庑、天子台、大成殿以及崇圣祠、考棚等。解放初期,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崇圣祠、考棚等被毁。

    文庙正中为大成殿,殿外为丹墀,丹墀左右为东西阶,阶下为天子台,天子台上下各有双龙抢宝和鲤鱼跳龙门巨型浮雕一块,左右列东西两庑各三间,现作为“可爱的泉都辉煌五十周年成就图片展”陈列室。前为大成门五间,其左右两间原为文武官员斋更衣室,门外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大成门外有桂花古树二株,四季浓阴,八月花开,一黄一白,香飘满城。中间稍下丈余,竖立石坊为棂星门,门外为泮池及状元桥,池前左右有门题曰:“礼门”、“义路”。门外各立下马碑,大成殿之后有崇圣祠,周围绕以红墙,庙基长二十六丈五尺,阔七丈八尺。

    游览完了府文庙,接着便去了禹王宫。

    禹王宫又称水府阁。坐北向南。中轴对称。原有牌楼式山门、戏楼、两厢、正殿、后殿等。现戏楼及东厢房已毁。占地面积约15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平方米。内有石、木雕刻图案多种。禹王宫正殿、后殿均有大梁题记。正殿大梁题记为:“皇清嘉庆贰拾年岁次乙亥立”,即公元1815年;后殿大梁题记为:“皇清乾隆乾隆肆拾伍年岁次庚子立”,即公元1780年。这是迄今发现的石阡境内现存最早的古代木构建筑。

    看完了禹王宫,又去看了启灵桥。

    启灵桥又名“石阡大桥”,位于城西北龙底江上,东抵汤山镇平桥街北端,西抵临江楼南侧,古设木桥于此,名“河下桥”。明万历十年(1582),知府袁亮创修石墩,架木为梁,取名“启灵桥”,但遇洪峰骤发,仍有冲毁之虞,清乾隆二十年(1757),知府时廷霭倡议募捐建石拱桥,经七年而竣工,共十一拱,全长一百四十米。桥上建高亭,翼鳞凌空,若长虹卧波,飞龙饮水,景观极美。桥墩呈分水尖状,可减少洪水冲力。两端拱高七米余,相向递增高度。至桥中心孔高为十米半,利于主流排泄,拱顶悬“斩龙剑”一把,意在镇慑蛟龙,免致泛滥雨水。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同治元年(1862),洪水泛滥,河水冲毁西岸三孔,遂加强木以渡,维持了15年。光绪四年(1878),郡守陈柱安、增生夏纯花倡议募捐复修,得以修缮。民国前期,桥上亭圮。解放后,经省交通部门勘定,该桥属全省大型桥梁之一,注册定名“石阡大桥”。自六年代起,政府对桥塘墩、石栏进行了加固,并改两端石阡级处为木杵桥梁,后又改为混凝土板桥,至此全桥增为十三孔跨,全长一百六十九米,高八米,桥面宽五米,安全载重十吨,为县城至省城贵阳的必经之公路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