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此时,原本应空无一物的树林里正涌出大批骑军,他们的武器五花八门,盔甲也新旧相间。没有旗帜,没有口号,就那么默默地冲了上来,对着刚进门一半的辎重队砍杀起来!
“割耳军!”
“割耳军来啦!”
负责押运辎重的汉军仿佛认识来敌一般,望风而逃。“割耳军”也不远追,而是将堵在大门处的辎重车点燃,把正要出来迎敌的汉军逼了回去。
只见“割耳军”中的一位及年轻的小将挥了挥手,无数火箭纷纷射入辎重站内,不到片刻功夫,冲天火起!
“撤!”小将下令,调转马头,那些军士也如潮水般退去。
来的快,去的也快。当站内的汉军从其他营门追出来时,哪里还能见到敌人的踪影?
这一支被称作“割耳军”的队伍,正是张骏所率领的一幢凉军!
这一个月以来,张骏带着队伍风餐露宿、爬冰卧雪,一直在匈奴汉国的秦州腹地打转,他们不攻城、不掠地,就只专挑小股的兵马下手,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小型京观。
因为是以敌人的耳朵作为论功行赏的凭据,凉军对割耳朵的行为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同时,这也给那些匈奴汉国的郡兵们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渐渐地,一些传闻不胫而走,说这些专门割耳朵的凉军其实不是人,而是长生天派来的魔鬼,专门惩罚不敬上苍的人。
甚至有的小型兵站,还悄悄地供奉起耳朵造型的器物,乞求那些恶魔不要半夜里上门,割了自己的耳朵。
如今张骏麾下的这一幢兵马,早已经今非昔比。虽然他们看起来破烂不堪、如同野人一般,实际上却是张骏故意为之。在极端恶劣且压力很大的环境下,除了许以良田厚禄,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兽性。只用变成野兽一般,才能悍不畏死,勇往直前。
事实上,张骏的策略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他先是不停地偷袭小股的匈奴游骑,让这些手握钢刀却胆怯不堪的农夫们建立自信;又在停下修整的间隙给军卒们讲历代汉家儿郎驱除胡虏的英雄事迹。
军旅生活本就十分枯燥,军卒们对张骏讲的故事分外感兴趣。老卒们倒不会很容易就被煽动,但年轻的士卒听完故事后往往就会激动不已。
这次行动后,张骏又带着队伍退到了密林深处,躲藏起来。有战争,就会有伤亡。虽然张骏极力避免部队减员,但还是有近百个广武子弟永远留在了匈奴汉国的土地上。
几名军士携手将一名不幸被流矢射中咽喉的士卒掩埋后,便围坐在坟堆处默默不语。张骏也带着全体将校站在一旁,为牺牲的弟兄送行,这已经成了全幢的规矩。
“一箭被射中喉咙,的确运气差了些······”周同感叹道。
“自从幢主让咱们配上两层甲,已经很少有弟兄伤亡了,不过打仗难免要死······”韩虎也道。
张骏率军不断偷袭敌军,缴获自然丰厚。匈奴人的铁甲虽比不得凉军精良,但自从刘曜称帝以后,便命掳掠的汉人工匠日夜打造,如今也十分堪用了。张骏下令每次战前,只要有时间,所有军卒都要披双层甲,甚至像胡硕那样的大汉要披三层甲。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尽量减少牺牲,毕竟张骏尚无处补充兵员,真的是死一个就少一个。
PS:关于凉州政权与豪族之关系,请阅以下资料,玉米木有时间长篇解释。
1.刘东升:《西晋十六国时期的胡族与豪族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孙立群。
2.薛海波:《晋末十六国北方胡族政权与汉族豪族的存在形态》,《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3.刘东升:《十六国时期北方豪族的政治境遇》,《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4.陈琳国:《十六国时期的坞堡壁垒与汉人大姓豪族经济》,《晋阳学刊》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