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长城抗战结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得到德国政府的批准,才能够成功。

    目前连中央军都还没有全面开始和德国合作,更不用说李汉了,他这种小角色还入不了小胡子的法眼。

    对于这件事能不能成功,威尔也没有把握,小胡子的想法天马行空,谁也摸不准,所以威尔只是答应帮李汉问一下,至于能不能成,那就要看天意了。

    好在李汉现在也不急,长城抗战完了之后,日军马上就会入侵察哈尔,那时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只有打完那一仗,他才能够真正的获得一些喘息的时间。

    在这之前,李汉觉得自己还是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就是要将丰宁和围场两县的百姓迁往察哈尔蒙古各旗的所在地。

    热河不是久守之地,自己之所以能够打下热河两县之地,完全是趁着日本人的主力被拖在了长城的缘故。一旦察哈尔的战事爆发,他根本就顾不上丰宁和围场两县了。

    不仅如此,李汉还在锡林郭勒盟内部建立一个据点,计划在部队实在守不住察哈尔的情况下,就退到草原上和鬼子打游击,总之不到抗战正式爆发,李汉是不打算退到关内去的。

    因为这个时候退入关内,就意味着几年之类都没有鬼子可打了,这与李汉的初衷不符,他花了那么多的大洋,又买枪又买炮的,不就是为了打日本人嘛!

    不然他有毛病啊!有这些买军火的钱,足够让他过上层人士的优越生活了。如果用来提高士兵的生活水平,收买人心之类,那也能够让全旅的士兵都对他感恩戴德的了。

    李汉也没有强制两县的百姓必须转移,这种事情还是要讲究你情我愿的,总不能日本人都还没来得及对咱们的百姓们做坏事,李汉就自己先动了粗吧,那样不是在帮助日本人收服热河的人心吗。

    对于能够在战前就避开战火,大多数的百姓肯定是愿意的听从李汉的命令,迁入察哈尔省内的。

    战争就意味着有人要死,而最先遭受战争伤害的往往不是士兵,反而是平民百姓,因为面对侵略者,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

    就在李汉紧锣密鼓的为战争做准备的时候,长城之战落下了帷幕,没有任何的奇迹发生,最后依旧是以中国的军队失败而告终。

    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包括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和鬼子激战两个多月。

    尽管我军各部抵抗顽强,浴血奋战,但是怎奈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又占尽了飞机大炮的优势,长城沿线接连失守,再打下去连京津地区也快保不住了。

    于是在民国二十二年,也就是一九三三年五月末,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委任陆军中将熊斌在塘沽与冈村宁次坚定了臭名昭著的《塘沽协定》

    协约规定:中国军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炉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不得前进,也不能够意思有一丝挑衅和扰乱皇军的举动。

    不仅如此,还将绥东、察北、冀东几区华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而日军退回长城以北。

    《塘沽协约》签订之后,实际上等于是民国和伪满洲国以长城为界,将中国分裂成两个国家。

    华北也因此门户大开,日军可以随时随地入侵华北地区,深入中原腹地,为后来日军全面侵华打开方便之门。

    而对于李汉来说,更加迫在眉睫的是,根据条约规定,日军可以光明正大的派遣军队进入察哈尔,而国民政府的军队不得阻拦,这可是直接危险到他和一四五旅的生死存亡。

    李汉心里那叫一个委屈啊,你说打败仗就打败仗吧,反正这一年多来,国军打的败仗也不少了,国人也都习以为常了。可是蒋委员长你这干的叫什么事,在长城打了败仗,干嘛把察哈尔给卖了。

    好在还在条约签订期间,李汉就放弃热河的围场和丰宁两县,两县的百姓愿意迁走的已经全部转移了,留下的除了一些不想走的,就剩下老人。

    目前一四五旅的部队都驻扎在沽源和多伦两县,于此同时,李汉为了能够安下心来和日本人打仗,开始大规模的清理察哈尔地区和日本人来往密切的蒙古各旗。

    十四、十五两个团各负责一个县的防务,李汉已经对石世安和王大柱交了底,不管是德王还是日本人,只要他们敢带着武器进入察北地区,一律就地枪毙。(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