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找鬼子借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一年的工资都没有五千大洋。

    事实证明,钱可通神,不管针对哪个国家的人,这句话都是一个硬道理。

    两人谈好付款方式之后,怎么付款之后,这才开始进入讨价还价环节。此时,威尔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由于收了李汉五千大洋的好处,也不好把价钱抬得太高,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两人最后商定,博福斯山炮三万大洋一门,重机枪一千大洋一挺,轻机枪二百八十大洋一挺,步枪五十大洋一支。

    这样算下来,这次军火交易的总额达还是达到了八十三万八千大洋,免去零头八千还要八十三万大洋,就算先付一半,也需要将近四十二万大洋。

    价钱谈妥之后,威尔就回去准备了,这次军火交易量比较大,以威尔现在的权利肯定是吃不下这批订单的,他必须向礼和洋行的高层领导汇报。

    可李汉这边就尴尬了,他原本的计划是留下十万大洋作为应急金之用。毕竟现在不像以前了总共也就几百个弟兄,一万大洋就够他们花好几个月的了。

    如今自己手下管着七千多号弟兄的饭碗了,手中要是没点余钱,说不定哪天战争爆发了,没能按时领到政府发的军饷,那底下的将士还不闹翻天了。

    他们舍了命再打鬼子,长官们却连他们用来养家糊口的军饷都不发,他们会怎么想。

    要知道民国时期很多士兵都把当兵看成一种职业,全靠军饷养着家呢,军队断了饷银,一家老小的生活就都没找落了,这兵自然也就当得不安稳了。

    除了军饷之外,改善部队的伙食,日常训练消耗的弹药,将士们的军服更新,哪一样不是要钱来来解决,光靠军政府发的那一点钱,别说提高部队战斗力,能够维持部队正常运转就不错了。

    可是这次买武器,李汉光顾着多买枪和炮了,一下子没有掌握住分寸。现在别说预留十万大洋了,就是全部用上都不够付账了。

    不过武器已经买了,卖家也去准备了,总不好在这个时候反悔吧,再说李汉对这批武器也眼馋的很。

    等到部队换上了这批武器装备,立刻就可以老母鸡变鸭。不管舍掉哪一个,李汉都不愿意、不开森。

    算来算去,思来想去,李汉悲哀的发现只能找日本朋友借点钱花了,不过他保证在明年清明节前就把这笔债给还清。

    目标明确之后,李汉就开始盘算那一伙鬼子的钱更好也更容易借些,他可是打算在清明节的时候还钱,不把鬼子先送到下面去,到了清明节还怎么还钱。

    距离自己最近的鬼子在承德,当然长城这边鬼子更近。不过那儿鬼子人太多,李汉暂时不想去。要是找他们借钱,明年清明节收钱的就该是自己了。

    再说那儿的鬼子都在打仗,身上能有几个钱,谁没事会带着所有的家产去打仗了呢,所以李汉果断的排除了这个选择。

    这样一来目标就只剩下还在承德的日本人,反正日本人现在家大业大,这段时间又在热河抢了不少,也不在乎十几二十万大洋。

    当然日本人素质低,又野蛮,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管它有没有主人,直接就动手抢。

    李汉能跟他们学吗,他好歹也是个大学毕业生,个人素养方面那是没得说。

    既然是借钱,那就得有借就有还,而且李汉向来都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鬼子肯借十几万给自己,那没得说,清明节的时候必须多烧一点,至少会凑足一百万还给鬼子。

    就是不知道日本的天照大神那边肯不肯收了,毕竟他和我们的阎王爷不是一个系统的,如果不愿收,那就不能怪我了,反正钱是自己肯定是会打过去的。

    这天,承德市来了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三人并排而行,中间那个,个头最矮,长得相倒是还可以,眉清目秀的一看就是个少爷,就是皮肤有点偏黑。

    旁边两位都是身高一米八左右,一个长得高大威猛,身上肌肉虬扎,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另外一个进城之后就一直在左顾右盼,本来他的也算是相貌堂堂了,可是这副贼里贼气的行为,破坏了路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这三人自然即使李汉一行了,李汉要进承德去侦查情况,警卫连长当然是要随行护驾了。另外一个是李勇,他现在是侦查营的营长,情报方面的工作当然由他负责。

    随着战火硝烟的离去,承德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街上不时走过成队的鬼子巡逻兵和城市里各个角落插满的膏药旗,昭示着这座城市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