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阎王爷在招魂了?
整个京城彻底陷入了恐慌之中,每个人的神情都是疯狂纠曲的,就是那些一向致力于泰山崩于前也不动声色的阁老朝臣们,也都慌乱了,一个个都赶着要入宫面见皇上。
皇宫内,也乱了。
嘉和帝赤红着眼睛,瞪着漫天的妖风,心中汹涌地翻滚着不平郁气。
朕还不够勤政爱民吗?
朕还不够体恤民生吗?
为什么?为什么上天要这样惩罚朕?
从朕继位起,便是连年的天灾,朕开了内库,朕下了罪己诏,朕请求臣子们捐钱捐粮,朕已经把所有的尊严都扯下了,上天为何还是要惩罚朕?
朕到底哪里做错了?
“苍天,朕到底哪里做错了?”嘉和帝冲出了大殿,对着天空大喊。
跟着跑出来的总管大太监苏承恩和一众侍人,以及守在殿门前的侍人们,都吓得齐齐跪下了。
苏承恩膝行至嘉和帝身边,抱着嘉和帝的腿哭求:“陛下,您可千万冷静啊,您是天子,受命于天,上天示警,必有所因,您该细细理辨,不可指骂于天啊。”
嘉和帝喘着粗气,气梗的脖子都涨粗了:“朕到底哪里错了?朕到底哪里错了?你说,你们说,朕到底哪里错了?为什么,为什么上天要如此待朕?”
这话苏承恩哪里敢应,只能低头抱着嘉和帝的腿哭,嘉和帝勤政爱民、体恤民生,这些他都是看在眼里的,嘉和帝较之其父承元帝强了不止百倍,他也想不通,为何承元帝在位时都能风调雨顺,等到嘉和帝继位了,却这般多灾多难。
王皇后和圣慈安皇后齐齐赶来,两人都是妇人,更加敬畏鬼神,遇到今日这等怪异之事,受到的惊吓较之嘉和帝更大,在来的路上,两人便已经商议好了,见了嘉和帝要劝他开大祭,祭拜天地,祭祀祖宗。
“胡闹。”嘉和帝下意识的反驳,国库都没钱了,他的内库也缩水大半,剩下的还要支付巨额的军饷,哪里来的钱祭天祭祖?
王皇后泪水琏琏:“陛下,如今上天示警,必有所怒,陛下该向上天、祖宗请示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妥,只有消了祸患、顺了天意,以后才能风调雨顺啊。”
圣慈安皇后也是如此劝道。
嘉和帝犹豫了。
正在此时,桂哥来了。
桂哥不同意母后和皇伯母开大祭的建议:“父皇,儿臣也认为上天示警,必有所因,但因不在父皇身上,父皇已下了几次罪己诏,也自罚其身,但上天仍是不满,降下警示,所以儿臣以为,此次祸因必在宫外,必是贪赃枉法之徒太多,引起民怨沸腾,上天才作如此示警,若父皇一味自责,却不去追究那些作恶之人,岂不是本末倒置?”
罪责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别人身上,桂哥这话令嘉和帝心中舒服了许多,是啊,他已经自罚了几次,上天仍然不满,那必是因为真正要受罚的人没有罚到,放过罪魁祸首,这才是他真正的过错啊。
王皇后和圣慈安皇后无话可说,她们总不能真的一味把过错强按在皇帝身上吧,也许真的是别人的过错呢?
这时候苏承恩进殿请示,阁老、重臣们都入宫觐见,为今日京城异象而来。
嘉和帝自然该先见朝中重臣,他朝桂哥摆了摆手,大步离开了。
嘉和帝在举行朝会的奉天殿宣见了诸位阁老、朝臣,今天京城异象是件大事,该拿到奉天殿上来举行朝论。
“必是有人装神弄鬼,还请陛下尽快全城彻查。”内阁首辅张茂功进言。
“不可,这样恐会引起百姓的恐慌。”内阁次辅梁庭芳反对。
“若不彻查,如何证明是天意还是人为?”阁臣赵文柏问道。
“彻查一事尽可押后,如今最紧要的是平息恐慌。”阁臣温良才说道。
“臣附议,请陛下祭拜上天,平息恐慌。”礼部尚书进言。
“臣也附议,还请陛下再下罪己诏,以平民怨。”吏部尚书进言。
“还需大赦天下。”
“还有减免税赋。”
“臣等附议。”
嘉和帝冷着脸,看着殿中这些朝廷重臣们,一个个都把罪责按在他的头上,虽然首辅张茂功和阁臣赵文柏要求彻查,但是他们也不是站在他这边,认为他无过错的,他们只是希望先彻查再请罪,让他这个皇帝请罪。
嘉和帝的手越握越紧,恨不能砸了这个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