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的履带声是虎式坦克驶过的声音,他们带领着T-34和4号G们开始向纵深突破,虎式虽然冲在最前面,但他们的速度不够,很快T-34和4号们就把他们甩开了并径直向两翼拓展——这是新战术下对中型坦克的运用,虎式是攻坚突破的主力,不是纵深追击或侧翼包抄的主力。
即便如此,所有虎式车组成员仍然对自己的座驾非常满意,厚重的装甲给了他们充分的安全感,由88mm高射炮改造而成的坦克炮又使坦克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杀伤力,机动能力也勉强过得去——两层交错重叠负重轮虽加剧了维修难度,但也妥善提高了泥泞道路的通行能力,类似今天这种地形能顺利通过,完全就是这种双层交错重叠负重轮的功劳。说到机动性也要看和谁比,比4号和T-34的机动性当然是远远不如的,可比起玛蒂尔达、KV那种笨拙的重型坦克,虎式就灵活得如同一头真正的猛虎。
“各车组注意,各车组注意,左翼3公里前方有英国重型坦克出现,比较难啃,T-34呼叫我们支援。”
“收到。”科尔曼少尉大手一挥,“全排左转,向前突击,准备与英军坦克交火。”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502重装甲营第2连三排的5辆虎式开始了隆隆行进,又过了半分钟,本连其余两排坦克也开始跟上,一共17辆虎式坦克向前扑去。
各车组很快就从瞭望镜里看到了与T-34和4号们打得热火朝天的英国坦克,一部分被辨认出是谢尔曼,还有一部分则一时间分辨不出型号——后来才知道是丘吉尔VI型。左右侧翼已有几辆T-34和4号在冒着烟了,与他们相伴的还有一些谢尔曼,从数量上来看,德军似乎还少于对手,科尔曼收到的唯一情报是这批不知名坦克前装甲很厚——比玛蒂尔达厚多了,T-34和4号们不太打得动,需要绕到侧翼包夹,但现在场面上至少有80多辆英国坦克在驰骋冲击,本方也没数量优势,包抄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才想到请求虎式增援。
“幸好全连都上来了,否则光我们排也不行。”科尔曼一边庆幸,一边迅速下达了指令,“自由射击!”
他的命令刚下达,同车的炮长已观瞄好了距离,吼道:“距离1200米,放!”
轰的一声,偏离。
“该死,偏左10米……继续!”科尔曼马上通报了情况。
虎式坦克的炮塔是液压驱动,动力从主变速箱输出,炮长通过脚下的踏板控制炮塔旋转,本身旋转速度不快,真实历史上的虎式炮塔一秒钟只能旋转6度,全部转一圈需要一分钟。经霍夫曼改良之后的虎式由于减轻了车重,变速箱剩余功率有所上升,每秒旋转速度提高到了介于7-8度之间。另外炮塔旋转也可以用手摇,炮长和车长使用手柄分别摇720转或595转就能让炮塔转一圈,若两人一起摇的话速度可加倍——这是为了防止液压系统损坏后坦克立即丧失作战能力而采取的备份功能。在重型坦克中,虎式的旋转速度算是比较慢的,但转速慢带来的优势却是高精度,炮长标准的转动流程就是先用液压转到大致方位,再手动进行精确瞄准——这也是为什么在1500米的距离上虎式依然打得准,这个距离换T-34早就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炮塔已转动到了大致位置,炮长拼命转动着手柄——这是个力气活,手上没点真功夫干不了这事。
“轰”的一声,一辆被击中的丘吉尔立即燃烧起来。
科尔曼看得很仔细:“好……完全摧毁了!”
“各车组注意,虎式在1200米以内可以有效击穿敌装甲……”他迅速通过喉部通话器将消息通报了出去,各坦克军心大定,英国人的重坦克也不过如此嘛。
“下一辆,距离1100米,放!”话音刚落,炮弹刚好从丘吉尔坦克的头上飞过。
“太远了,靠前点!”
又是一炮飞了过去,依然没击中,那辆丘吉尔坦克大概也觉察到危险临近,炮塔开始向这边调整了过来。
科尔曼紧贴在火炮后面观察弹道,大叫:“没打中,再靠左一点!”
炮长此时正充当炮手,他再一次瞄准这辆丘吉尔,没想到先被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