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汪文仲也是精通人情事故的,知道自己和李二相熟一些,所以就把他调配过来,还做了其余三人的头目。
“回禀大人,征集的民夫所组成的押运队伍已经出了城外了。”李二回复道。
顾修远闻言转身对着老管家恭身行礼,认真说道:“泽叔,府里的事情和药铺的事就拜托您了。”
老管家肯定是不能接受这个礼的,连忙扶起顾修远,说道:“大郎莫要折煞小人,还是快些和李小哥他们去吧,以免误了衙司的期时。”
尽管老管家不舍顾修远,更不愿意他一人在外如此,但却又不得不催促,毕竟已经是录了名点了卯的,若是期间误了时期,或者是短缺了物资,那就是得以正军法的。
人命关天,老管家大事还是不糊涂的。
顾修远也知道事情轻重缓急,别了老管家和府内几位管事后就随李二他们四人离开顾府,老管家在门前目送着大郎的离开,心中默默祈祷大郎在这一路上平安无事。
而顾修远他们五人匆匆离开顾府后,从县衙拿了通关文书和押运军资的凭证后,就赶到了民夫和物资聚集的地方,顾修远亲自查收了钱粮和运军械的车辆,当然,顾家药铺提供的药材也在其中。
在确认所有物资无误后就和李二说了声让他们动身启程了,而顾修远自己则也踏出了自己所计划的第一步。
挣军功而升武职,取文名而入朝堂。
这一批押送军资的民夫随行的有三十多号人,这三十多号人家里在这西北地区都是良户,按制是不需要来充当民夫服役的,只是这西北地区乃是西夏和大宋的边界,两边常年摩擦,你来我往的,就慢慢的耗去了边关的汉子。
关西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丈夫儿子血染边关的,久而久之这西北地,良户之民充当劳力民夫已是常态,最起码,比上战场要好上一些。
而除了李二之外,剩余三人是衙司的班差——孙明和孙吉两人是兄弟,还有一人听李二说是知县刘大人的远房亲戚,叫刘耀祖。
从表面上看去,三人都是衙前老吏,狡猾比之狐狸也不会差多少,顾修远心里打定主意若是出事肯定也是不能靠他们的。
看来需要到民夫里找些人来,不然的话这一路肯定是走不过去了。
顾修远凭借两世记忆,大概知道了华亭县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南接陇西地带,而平凉,就在华亭以北。
华亭县内往北平凉县走去将要经过关山山麓,六盘山褶皱地带,途中境内丘陵沟壑,群山逶迤,正是这复杂多变的环境,导致了乱军,流民,劫匪的滋生,可以说这块地带就是乱与罪的代名词。
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渭州府内各大小县都不愿意去押送军资,能送到那还好,送不到的话会受军法不说,在这路上说不定遇到了劫匪性命都不见的能保住!
[说一下,因为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所以还请读者大大们原谅,对了,还有就是这个渭州,到底是属于秦凤路还是泾原路还是永兴军路,因为这个我很苦恼,因为有些地图看的都不一样,我手里一张地图每一张都不同,所以为了简单,我就直接将它划到了秦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