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进机器厂的车间,每一个都会感觉自己就立即投身到了一个声音的海洋中:蒸汽机天轴转动时发出的嗡嗡声,传动皮带的滑动声,各种刀具切割、刨削以及钻镗金属的声音,刀具和沙轮接触的声音,金属撞击相碰的声音,吊车来往的隆隆声,压缩空气的嗤嗤声,各种齿轮咬接传动的轧轧声,尖厉的,粗钝的,浑厚的,洪亮的,短促的,间歇的,持续的,突然迸发的……
各种各样的声音,一齐朝着车间中的人们涌来,全是一副要把人淹没的感觉。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零件与车床、铣床中被生产出来,这些泛着金属光泽的,甚至还带着铣销刀痕的零件在经过检验后,合格的会被送进处理车间进行淬火硬化以及烤蓝等表面处理,最终会被送至车组装车间加以组装。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相比过去那座只能修配枪炮、生产弹药的作坊式的机器局,现在的汉城机器局已经初步发展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机械工厂,除去能从事机床修配外,甚至能够生产一些中小型机床设备。
在另一方面,因其最初为朝鲜仅有的一座“现代兵工厂”,其并没有放弃兵工生产,如警察部装备的手榴弹、迫击炮便是由其兵工车间生产。尽管因北洋枪炮局提供了大批步枪的关系,其一度放弃步枪生产,但其却并没有放弃对步枪的研发,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数名中外工程师依然努力从事着新型步枪的设计。
“哗啦、哗啦……”
试验车间内,在步枪完成装配后。装配工会立即反复拉动枪栓,扣动扳机,以检查步枪能否正常击发。
对于试验车间里的工人们来说,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像现在这般,每次生产十至二十支步枪。以供设计师们进行试验,他们前后已经生产了十余种步枪,步枪的每一次改进,相比于之前都会发生些许变化,甚至就连同步枪的口径,亦从英77变成了德79。
“德制7.9毫米步枪弹采用无烟发射药。且其设计为无底缘瓶颈弹,相比英7.7毫米步枪弹,其更为先进,采用新的枪和弹将使新军步兵在精度和射程方面带来极大的战术优势……”
快速拉动枪栓时,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13号试验枪”与“1号”相比,其枪栓结构被简化到了极点,许多细碎的零件取消,非但外观看起来极为简洁,且更多易于生产,实际上过去的12次试验,更多的则是围绕着以枪栓为核心。
最初这枪栓和机匣是大人绘制的草图,而郑廷襄和几名美国设计师的工作则是借鉴草图。在保留李氏枪机特点的基础对枪机进行重新设计,前后试制了十二批步枪,每一次都会取得一定的进步。其机枪亦越发的成熟起来。
“当然,毕竟英.303步枪弹是黑药弹,自然无法与德7.9毫米相比……”
作为一名美国枪械设计师,史格林仍然在习惯朝鲜统制府的公制单位,实际上就是法国的米制单位,这对于史格林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在绘制图纸时。在换算上总会碰到一些问题,不过现在他正在一点点的适应着这一变化。
“不过。唯一的遗憾就是化工车间并不能生产无烟发射药……”
口中的化工车间成立之初是为了制造生产所需的化学原料,在外国技师的帮助其慢慢的开始制造生产所需的多种酸类,并于三月前开始制造t恩t炸-药,从而使得机器局制造的手榴弹、炮弹的威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成为机器局的“王牌”产品。
但在发射药的生产上,其依然停留在黑药以及碣药的基础上,至于无烟发射药的研制上并没有太多的进展,以至于枪弹车间不得不用进口发射药装配子弹。
“总能解决的,实在不行,就从诺贝尔公司买专利!”
将步枪放进箱中,郑廷襄语气坚定的说道,现在机器局对于无烟发射药的需求量极大,从枪弹到迫击炮弹,无一不需要无烟发射药,尤其是后者,用黑药发射药包缺点很多,如发射距离较近,命中率不高,特别是炮膛内残渣较多,发射几十发炮弹后,弹体就不能进膛,影响继续发射,而解决问题唯一选择就是用无烟发射药,可问题在于其需要从国外进口。
对于郑廷襄的话,史格林只是不于置否的耸了下肩膀,对于技术专利的引进,机器局向来不苛刻,就像机器局搭着北洋舰队大规模采购的“顺风船”,耗资数万英镑从英国引进速射炮4.7英寸以及6英寸速射炮专利技术一般,如果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相关技术,他们最终一定会引进专利。
急促的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