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锦衣卫于陕西侦测到的情报,目前陕西一共有十二股规模较大的流贼,大部分都是不敢回边关的萨尔浒败兵组成,规模都在百人以上。最大的一股流贼有三百余人。其余还有流贼几十股,人数在十余人到几十人不等。”
此次作战,由卢象升担任总指挥,四个骑兵师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来到了陕西。
“此前陕北官府、边军,皆已全面戒严,全面配合此次朝廷的围剿行动。”卢象升在作战前将所有锦衣卫收集到的情报拿了出来。
这几年锦衣卫相比东厂来说要做得更好的一点,那就是在各种军事以及国家安全的情报方面。相比之下,东厂更注重经济情报的收集,特别是哪里有肥羊。魏忠贤很明白,情报工作他是做不过田尔耕,但却知道皇上看重钱袋子。
田尔耕则明白,只要把军事和事关朝廷安危的情报做好,就少不了他的功劳。于是乎锦衣卫和东厂在情报侧重方面越来越有默契了。
“此次行动,我们便是要布下天罗地网,务必不让流贼跑了一人。”卢象升对在场的各部队一一下达了行动指令后,郑重的对众人说道。
按照卢象升的安排,两万骑兵和五千名守备旅官兵,将形成数百个清缴小队,对各区域的流贼展开全面的围剿。
“是。”在场军官纷纷起身。
“行动!”
行动开始了,这次朝廷是动真格的了。将近三万大军,还大部分都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开始在陕北地区全面出击。
官道上到处都是策马奔腾的烟尘。往来客商全被惊呆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没在官道上走多久,就遇到了当地官府的检查关卡。
陕北地区已经全面戒严,当地城镇百姓在半个月内不得随意外出活动,除非是必要的活动,但也要通过官府审核。
过往商队、路人,也是重点检查的对象。
同时在陕北全面贴出了通缉令,任何村落发现可疑人员应立即上报,这简直就是一场夸张到极点清缴行动。
为了区区一点流贼。就如此大动干戈,这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甚至是负责指挥这次行动的卢象升都只以为是在练兵。
朱由校自然不可能告诉他们。这些流贼才是明末最致命的导火索。
没错,就是导火索一般的危险群体。
如果说明末剧烈的社会矛盾,以及天灾之下活不下去的边军、灾民是火药桶,那么这些流贼就是导火索。这根导火索点燃了火药桶,轰的一声把明王朝炸上了西天。
这次清剿行动,简直就是刮地三尺。
整个陕北戒严不说,还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出了四个师的骑兵,一个守备混成旅。很快连陕北边军也都加入了进来。
来干嘛?
大部分都是来野炊的,整个过程中连个毛的流贼都没见到。
那些流贼则悲剧了。大部分流贼在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被中央军的骑兵给端了,面对这些全副武装的骑兵,大部分流贼都很识相,乖乖的投降了。负隅顽抗的则被当场格杀,只跑了少数流贼。
同时一些流贼因为在流窜作案,倒是逃过了第一波的清缴。
然而接下来他们面对的却是漫山遍野搜捕他们的官军,这样的阵仗简直把他们给吓尿了。
这次搜捕活动,倒是抓到了一批流贼。
不过有些流贼躲在哪个沟沟里,也不可能真的全翻出来。倒是有一些流贼饿疯了,跑进了一些村镇,结果被逮了个正着。
将近一个月之后,陕北的流贼基本上是被肃清了。
此次行动抓获了流贼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具备一定军事素质的萨尔浒逃兵。
这些逃兵在陕西落草之后,行为非常恶劣。一旦发生什么天灾,他们就裹挟灾民攻掠城镇、村落,对地方生产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
明末流贼能在陕西做大,主要就是这批逃兵在当搅屎棍,同时军饷发不出去,活不下去的边军也在大肆劫掠民间富户。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围剿、搜捕,这批流贼基本上被剿干净了。剩下一些漏网之鱼,也被吓得屁滚尿流,一时半会也不敢再出来作案。
边军方面也不可能再劫掠民间富户了,自从去年开始改革了边军军饷,如今每个边军一个月都能拿到半石粮食,腊月能拿到1.5石粮食,全年下来也有7石粮食发给他们。省着点吃,全家人都饿不死。如果再招点事情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