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处寻访,终于在一家福利院内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一个是孩子的哭声,一个是女主角的悲惨境况。
也就是所谓的苦情戏。
苦情戏是指以破碎家庭、破碎情感、破碎婚姻以及家庭苦难为题材创作的戏剧。
林子轩还记得后世这部电影在国内放映时引起的轰动,从电影院里出来的人几乎没有不哭的,当然随着后世影视剧中苦情戏的泛滥,国内观众渐渐习以为常了。
但苦情戏一直都有市场,历久不衰,因为其中有导人向善,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部电影的情节在民国时期较为常见,也算是反应了社会问题,相信一定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催泪电影绝不是浪得虚名的。
林子轩甚至想到到时候在戏院里卖毛巾一定可以小赚一笔。
1922年10月,徐至摩从英国归来。
他先回了一趟浙江老家,然后就来到上海,和林子轩商议成立文学团体的事宜。
按照他的想法,这个团体要有一个核心,此时鲁讯和胡拾都有自己的一拨人,只有林子轩在新文学的领域没有派别。
有国内的文人认为,林子轩在走有别于鲁讯和胡拾的第三条路。
徐至摩对此表示赞同。
他接受的是西方浪漫主义思想,对鲁讯批判的态度并不认同,也不愿意和胡拾一样向着传统文化靠拢,他要把西方的文化交流方式带入中国。
他要聚拢一批国内顶尖的知识分子,用西方的思维和视角来看待如今的中国。
徐至摩觉得以林子轩目前在新文学中的地位,以及在西方人中的影响力,可以做这个团体的核心,这不是他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
而且,林子轩有自己的报纸和出版社,可以发表和出版这个文学团体的书籍。
新文学从来都是小众的。
郭沫偌的创造社想要出版书籍为什么那么难,和泰东书局谈判了那么久才出版了《女神》,这是因为这类图书没有什么销量。
上海泰东书局创建于1914年,早期出版具有进步社会思想和论述中国社会问题的书籍。
当时出版这类书籍,在上海乃至全国也不多见,这使得泰东书局一下子就在新书业界赢得了良好声誉。
但这类书籍的社会需求量毕竟太少,作为一个出版社,不能不顾及书局的经济利益,于是,泰东书局调整了出版思路,有意识地向时尚出版靠拢。
在上海,什么是时尚出版?
“礼拜六小说”,或者说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就是时尚,泰东书局后来出了好几种“礼拜六派”的小说,才不至于倒闭。
这就是社会现实。
书局宁愿出版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消遣小说,也不愿意出版新文学作品。
因为他们知道会赔钱,新文学诗集和小说集的购买者一般都是进步的青年学生,这些人还需要家里供养,消费能力不高。
举例说明,林子轩的诗集《一代人》销量不超过八千册,这算是很高了,而《射雕英雄传》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十万册。
在这个时期,新文学团体办的杂志为什么办着办着就停刊了,因为没有销量呗。
徐至摩看上了林子轩旗下的书局和报纸,想让万象书局成为新月社的专用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