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受召上京。而皇上之所以要把老先生叫到建康,恐怕不是为了老先生的儒学修养,而是老先生在佛学上的本领。”
南北朝最敬鬼神,但是刘义隆并不是一个吃斋念佛、诚心虔诚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干过不少缺德事儿,心狠手辣,甚至都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光想想就知道,正常人谁能因为孙子乱,就直接把孙子往地下丢,看刘义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怎么对待刘子业,就知道这个人绝对不是善男信女。
这样的一个人,骤然转性了,突然对雷次宗这种他先前看不上眼的佛学人士以礼相待,还自己偷偷摸摸上山去找雷次宗,显然他的身体情况已经不容乐观,说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也并不为过了。
苏涛并不觉得自己的推测有啥错误的地方,除了这么一条理由,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让堂堂一国皇帝如同夹着尾巴的丧家犬一样,只带着一小队侍卫挑小道就摸上了鸡笼山。
刘御一下子就笑了:“你多想了,我说他活不长了,就是单指的那个白痴竟然在这种时节只带了十几个人就离开了皇宫。”
苏涛愣了一会儿,试探性问道:“殿下,照小的看,虽然太子同皇上父子失和,但是如今皇上并没有表现出泰山倾颓之势,小的认为,太子是不会贸然行事的。”
他是真心觉得刘御想多了,眼看着刘义隆就要不行了,就要咽气了,没几年的活头,这父子俩关系再不好,难道太子刘劭会赶在这个节骨眼上谋权篡位?传出去影响多不好啊你说这个。
野心的一半是耐心,苏涛并不觉得刘劭有这个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背上弑父窃国这样的千古骂名,而且就算刘劭真的不在乎名声,可也总要考虑到兵变的危险性,万一行动失败了,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不过苏涛是不会把话直接说出来的,因为刘御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态来,显然对自己的推断信心十足,苏涛就纳闷了,你又不是刘劭肚子里的蛔虫,你凭啥说人家一定会篡位呢?
他正想得带劲,冷不丁刘御扭头看向他了:“你说,刘义隆都知道刘骏有心谋反了,而且人家都已经差最后一哆嗦就动手了,他为什么还留着刘骏的性命?”
苏涛这段时间以来跟着刘御,倒也习惯了他张口闭口直呼长辈起名的坏毛病,面对着啥“刘义隆”“刘骏”的说法,早就泰然处之了。
苏涛一直以为刘御身后有高人,现在刘御说的话都是在复述那位高人的,直呼这俩人的名字吧确实有点惊世骇俗,不过联想到高人的本事更加惊世骇俗,也就那样了,他装听不见吧。
但是刘御的问题苏涛不敢回答,他还有点脑子,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里面水太深,不是他一个给人打工的小弟能够随便搀和进去的。
他不敢说,刘御却敢说:“因为刘骏是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而刘义隆的大儿子二儿子是一派的,没了刘骏牵制太子刘劭和二皇子刘濬,刘义隆也会觉得卧榻难眠。”
苏涛深深低下了头去,他很后悔自己之前把刘义隆离宫的消息传递给了刘御,看这个情况,刘御、或者是他背后的高人,是想要有一番真正惊天动地的大举动了,又是皇帝又是太子,二皇子三皇子也都不放过,这手笔真不是一般的大,铺开的大网从健康到寻阳,拢住了整个刘宋王朝。
成了固然是一飞冲天,一辈子尽享荣华富贵,但是一旦失败了,却也注定是玩火上身,永生不得宁日,这活计高风险高回报。
“就跟刘劭不会在如今逆谋造反一样,刘义隆也是不会在这个时节轻易罢黜太子的,这对父子俩还会维持表面上的相处和谐——但是刘义隆毕竟忌惮两个最年长皇子联合起来的势力,对二皇子刘濬未必会这么宽容。”
稍稍停顿了一下,刘御抬了抬脚尖,带着些许的漫不经心,尾音轻轻上扬的凉薄声音在只有两个人存在的房间里缓缓铺开:“写信给武陵王,把这些当做你的发现都告诉他,能不能抓住刘濬的小辫子,就看他的本事了。”
现在武陵王缩在寻阳动弹不得,已经是穷途末路了,等刘义隆升天后,恐怕刘劭继位第一个要弄死的就是刘骏。
武陵王此时已经是困兽一头,只要给他点希望,哪怕再微弱,他都敢放手一搏,不论会搏出来什么结果,都不会比现在这样混吃等死的境况要更糟糕。
武陵王刘骏需要的是求变,只要死水一滩的局势动起来,他就有生的希望,刘御已经把这个翻身捧到了他手里。
作者有话要说: 再怎么看刘骏的上位史都觉得不可思议,单从正史上看,这人根本就是捡了他傻哥哥刘劭的漏子orz历史上对于南北朝记载的都不详细,甚至好多人都搜不到其他资料,这一段只能凭着想象去编,捂脸,求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