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
儿子5岁那年,我调到一个边远的乡镇工作,家也在那年搬到了乡下。过了两年,7岁的儿子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考虑到镇上的教学条件不如城里,为儿子今后的前途考虑,我和妻子打算将儿子送到县城的小学去读书。为此,还真费了不少周折。
那一年,县城里适龄入学的儿童很多。按照实验小学招收新生条件,父母都必须在城里的单位工作。而这一点,儿子是没有入学资格的。于是,我们心里就着急、上火,晚上睡不着觉。一时间,找门子,托关系,跑学校,千方百计地求熟人帮忙。说得口干舌燥,跑的心力交瘁,可结果还是很不明朗,有一段时间简直要绝望了。最后,经过了漫长的煎熬和等待,才好不容易拿到了儿子的入学通知书。
接下来的难题是,7岁的儿子要离开爸爸妈妈,住在县城的爷爷、奶奶家。这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儿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年龄又这么小,哭着喊着不乐意。我们想尽办法作儿子的思想工作,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儿子。后来又几经反复,才逐渐安定下来。
那段时间,我们每次回到城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放学时到学校门口去接儿子。儿子每次一看到我们,都兴高采烈扑向妻子的怀抱,而我此时的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而每次离开城里的时候,都看到泪珠在的儿子眼眶里打转,拉着我们的衣角久久不放。就这样,每次进城,都经历一次分别的痛苦,都忍受一次心灵的折磨。许多次,我都偷偷地擦掉流到腮边的眼泪。
想起来,那真是一段令人辛酸的日子。后来,在儿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把家搬回了县城,儿子上学才有了一个安定的家,像许多同学一样回到家能见到爸爸妈妈。
家长会
儿子上初中了,每学期学校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一到学校,只见教学楼上灯火通明,来开会的人熙熙攘攘的。进了儿子上课的教室,许多家长已经来了,多数不认识,只有少数几个见过面,简单的打一下招呼,就坐下了。
课桌上摆着儿子的作业本,还有近期考试的卷子。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算是中等偏上,但不是太突出。为此,我有时很着急,但又觉得无可奈何。早些时候向儿子说一些批评的话,后来就讲些道理,儿子不大容易听进去,有时还很反感。后来,看到儿子每天的作业很多,晚上都搞到10点以后,早晨起来还要到校上自习,时间很紧,压力很大,我也就很少说了。
那时,我常常想,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辉煌的前途,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能够生活的快乐幸福。但路,还要靠他们自己走,而且只能靠他们自己走。儿子他们这一代长大后,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面临的竞争将空前激烈,生存环境将更加复杂。作为孩子,有健康的身心,有健全的人格,有很高的素质,能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能够独立走好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是我们共同的期盼,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