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下打量我一番,眼神中有毫不掩饰的惊喜。
他轻轻摇头晃脑,似是不敢置信,夸张“哇哦”一声,赞叹道:“看这艳光四射。”
我微笑点头致意。
会厅的扬声器宣布会议开始。
原本噪杂的会场渐渐安静,司仪并无赘述,快速进入主题。
几轮报告之后,我步履轻盈,坦荡大方的站在演讲台上。
我已经久经沙场,这些场面早已经滚瓜烂熟,每句话每个表情甚至每个玩笑都经过深思熟虑。没有人知道这美丽姿态背后,三年前的我,曾经对着镜子练习过多少遍,才鼓足勇气第一次走上讲台,用还不标准的英文口音将最初的那场presentation完成。
正是隆冬时分,寒风乍起,漫天飘雪,天空冷酷的像一块生铁。
会议厅内依旧是一派温暖如春,灯火辉煌。
每场成功的演讲都是一次表演。结束谢幕的时候,我颔首致意走下演讲台,看到台下穿正装的gallant教授一路赞许的目光。
视线逡巡之间。
会厅金色的门口,顾雁迟的身后走出一个人的身影。
内敛雅致,沉静从容。
是廖长宁。
他就静静站在那里,仿佛刚从外面风雪之中走进来,面料挺廓的黑色呢子大衣肩头还有萧瑟的水汽。依旧是容颜清淡安静,眉眼蕴霭和缓,但是却又多了一种岁月沉积下来的那种暗藏的张力。
只可意会。
我鼻尖一酸,泪眼朦胧,模糊了廖长宁的神情。也许眼泪真的是能够软化人心的东西,隔着人头攒动,我竟然会觉得他的目光有从来也不曾说出口的复杂感情。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解脱的这一刻,甚至在心里反复彩排过各式各样的场景,而此时此刻,竟然出奇的平静。
大雪纷飞。
因为天气原因,整个校园都几乎很少有行人,那些古老的哥特式建筑物依然是十分挺拔的样子。剑桥的魅力在于他的古老和现代共存,而这种矛盾并不显得突兀和不合时宜,相反,这里诠释传统却又会在无法拒绝改变的现实下变得妥协,甚至会用古老去包容变革。
这三年,对于我来说,就好像过了一辈子那样长。
我在这里的收获不止是知识和成熟,更关键的是眼界的增长,最重要的就是心态更平和了。我一直认为成长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和不肯妥协服输的清高,我几乎是穷尽所有生长的力量来接近这一境界。
我们在密集而寒冷的雨雪交加的背景下沿着长长的古老走廊慢慢走了半日。
一路相顾无言,单调而寂静。
廖长宁主动开口,他偏过头咳嗽一声,低声说:“我昨天在法兰克福,所以过来看看你。”
我点点头。
他又说:“我站在外面看了你在台上的表现——”
我抬头,他的眼角有极其性感的窸窣迤逦细纹,笑起来十分明显,他说:“我为你骄傲。”
无悲无喜。
我竟然会毫无感觉。
☆、我要的是尘埃落定(2)
夜沉了下去,天色黑得早,似乎这里的冬天总是缺乏和白天渐变的旋律。
屋顶都落了雪,倒是有几分中式凉亭的意味。我望着中庭被四周建筑物中次第亮起的灯光映照成橘红色的雪花发呆,低着头对着掌心哈了一口气。
廖长宁固执摘下他的手套给我戴上。
我们在餐厅外面的小咖啡馆面对面坐下来。
廖长宁黑色外套里面套一件灰色的圆领羊绒衫,领口一丝不苟的露出深海蓝衬衣的尖领。
室内壁炉内的火正旺,我捧着熨帖滚烫的咖啡杯暖了手指,低头默不作声。
廖长宁主动问我:“功课怎么样?”
我点点头,说:“不错。”
他又问我:“这里食物吃得惯吗?”
我口气僵硬,说:“还好。”
他端起咖啡低头轻轻抿了一口,有些尴尬的干咳一声。
我又加一句:“最开始的时候不习惯,我就把面包当作馒头,带芝麻的就当是烧饼,通心粉当作面条,慢慢的也就好了。”
说完,我就闭了嘴。
淡的是味觉,强悍的是心境。
我的整颗心这许多年颠沛流离,满目疮痍,也从来都没有资格在食物上面做过多纠结。
廖长宁看我一直低着头不肯吭声,只好低声无奈叫一句:“翘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