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心力憔悴的三个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元宵前,江老幺带着一大家子,回到了故乡。一下长途汽车,瞧着小脚老太太独自站在村口,眼巴巴地等着自己回家。

    江老幺脑海里莫名其妙地,就冒出了枯藤老树昏鸦的诗词,有点应景,只不过诗里讲的游子,眼前的是在家苦等游子的老母亲。

    在家短暂相聚,江老幺和三姐两口子只待了不到一个礼拜,就又赶回上海,打算各自带着一批货,全国推销。

    老太太大抵是明白幺儿遇到困难了,这次回家,幺儿就去丈人家了一趟,其他时间在家老实跟个兔子一般。

    临行的头天晚上,老太太把藏在箱底的三块袁大头拿出来,给了江老幺。

    时间回到除夕夜,错愕的江老幺抓起电话就往京城招待所打了过去,对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江老幺,宋安邦刚刚火急火燎出门了。

    事情弄清楚了,一场争风吃醋引发的大案。

    宋家老爷子和李家老爷子本来是袍泽。革命时期组织举办联谊活动,第一回两人相中同一个女同志。老宋凭借能说会道,赢得对方芳心,结了婚,可惜抗战时女同志不幸牺牲。

    第二回,经组织介绍,老李本来快要拿下中意的对象,结果临时外派,回来时直接喝老宋的喜酒了。

    没第三回了,两人从此分道扬镳,祖辈的恩怨就这么延续下来了。

    这回春晚最终预演时,在总局当差的小领导李思国不知道从哪晓得宋安邦想在春晚植入广告,直接出手干预了。

    听到电话对面宋安邦这么个说辞,江老幺的火怎么也发不出了,这太狗血了。

    公司五个创始人,三个就这么天南海北的跑业务。

    宋安邦去了自家的地盘,赵有量在江浙一带,三姐和丫头留下看着厂子,顺便发货,江老幺则是去了京城。

    这回没有宋安邦跟在身边,江老幺也不好意思去蹭驻京办的招待所,自个找了个小旅馆,算是暂时落脚了。

    在矮旧的平房里,躺在床上的江老幺无力地哼哼着。

    这两天,他通过楚财雄的介绍,和几个经销商以及火车站附近卖货的百货公司老板见了面。

    虽然对方看在老楚的面子上勉强答应进一点货,可那不信任的神情是个人就能看得出。

    楚财雄也和江老幺说了,宝师傅方便面知名度太低了。

    他试着推销过,在店里守着,一般老百姓也就看看,鲜有尝试的,就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卖得出那么两三份,效率太低。

    楚财雄还是提出了建议,到各个电视台,报纸上做广告。

    得知江老幺一天的量产起码二十万份后,楚财雄也闭了嘴,有限的几家地方性电视台根本不够看的,况且江老幺没那么多资金一家一家地投放广告。

    前不久,为了省点开支,机器处于半运转状态,已经搞得人心惶惶,河南那边的小麦粉,也是实行季付的手段。

    饶是如此,剩下的钱也不晓得能不能管到方便面大卖的时候。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江老幺甚至都打算学着传销,一家一家发展下线。

    可惜讲大道理他会讲,灵机应变就差多了,半天也忽悠不到一个人参加。

    着急的江董事长甚至摆起摊子,邀请市民免费品尝,开水壶都被顺走不少,方便面还在那放着了。

    想搞个活动吸引人们过来,被工商的撵了三条街。

    ……

    江老幺这边挫折不断,感叹北漂不易的时候,宋安邦和赵有量也没好消息传来,每个星期固定电话联系,没进展。

    宋安邦拖了关系,在火车站里把方便面摆上去了,没人买。

    在车上卖就得加价卖,这点江老幺死活不肯,一开始价格高了,印象形成了,谁还会去买?

    赵有量倒是有进展,不过不是销路有进展,而是遇到了个弯弯,对宝师傅方便面很感兴趣,想要全资收购公司,没门!

    到三月份的时候,眼瞅着没销售网络,也没强有力的经销商关系,江老幺把二人召到北京,既然自个跑行不通,那就只能寄希望于央视的广告了。

    之前江老幺找务工的农民工大哥们拍了短片,重在突出宝师傅管饱的特性,看来不行。

    已经只剩下一条道路,那么最后一条道路就得竭尽全力!

    江老幺狐疑地望着宋安邦,问那劳什子李思国会不会又闹出幺蛾子?

    宋安邦表示春晚是意外,平日央视签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