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姜星火,身上笼罩着莫名的气场,他仿佛是传说中于三十三重天上讲道的圣人,又仿佛是拥有无穷智慧的先哲。
刚刚,姜星火把考成法的基本内容,告诉了他们。
这种把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懒政怠政,能够极大整顿吏治的神策。
无疑是同样给予了这些大明帝国高层,一点小小的姜圣震撼。
“整顿吏治,扫除积弊,姜星火竟然真的有办法!”
朱棣的心头,闪过了一丝难以置信。
明明是刚才众人纠结困扰了许久都没有丝毫办法的核心问题,所有的事情就像是一根根烂绳子一样缠绕在了这里。
但姜星火的“考成法”,就仿佛一把削铁如泥的神兵利刃。
一刀下去,斩断一切纠结!
考成法一出,整顿吏治,定能立竿见影!
朱棣看着此时仿佛充满了智慧的光辉的姜星火,心中愈发佩服。
同时,拜姜星火为国师的念头,也彻底坚定不移了起来。
之前因为地心说和万有引力,导致朱棣对于姜星火可能导致皇权动摇的顾虑,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能解决吏治不堪这个困扰了他乃至他爹朱元璋的问题,这个国师,姜星火想当也得当,不想当也得当!
反正,距离姜星火出狱只有最后一节课了,朱棣亲眼来狱中看过了姜星火,亲耳听过了姜星火讲课。
心头最大的一块石头,也就落下了。
此时,朱高煦则用充满了崇拜的眼神看向姜星火。
在朱高煦的心里,姜星火就是在传授他治国秘术的伟大存在。
姜星火对他的意义,就仿佛是姜太公之于周文王,诸葛武侯之于刘皇叔,苏绰之于宇文泰一般。
而这种充满了神秘色彩,注定会成为传奇的讲道,将会在后世的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亦或是悄无声息的一笔。
因为,这种关乎到国家根本的学问,根本不是旁人可以聆听,亦或是知晓哪怕一丝一毫的!
只有大明帝国的绝对核心决策层,才能学习《国家管理学》这门学问。
“优劣危机,用停成御。”
姜星火口中念念有词:“wsot,used。”
随后,姜星火缓声道:“这便是考成法考核官吏,也是《国家管理学》中进行封建国家管理的八字要诀所在。”
看着老师这副飘然若仙的样子,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但是朱高煦委实大受震撼。
随着姜星火这八字要诀开口,朱棣也脊背猛然挺直,他用锐利的眼神扫视着周围。
还好,周围并没有别的囚徒。
而郑和,则陷入了跟刚才隔壁两个小吏一模一样的状态。
“我什么都听不到.我什么都听不到.”
当然,以三保太监的地位,这种东西还是能听的,毕竟是皇帝最信任的大太监之一,但郑和是一个不乏庙堂智慧的宦官,这种听了有危险的,他不想听。
郑和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天文地理和航海等方面的知识。
上节课别人都觉得很无聊,但郑和就听得津津有味。
而且,郑和分外珍惜眼下的诏狱时光。
因为郑和很清楚,讲完这节课,还有最后一节课,姜星火就要出狱了!
而到了那时候,恐怕这种安逸的学习时光,就一去不复返了,郑和自己也要重新踏上那前往万里波涛的旅途。
到时与姜星火的下次再见,就不知是哪年了。
念及至此,郑和这条好汉子的目光里,却是流露出了几分不舍。
毕竟对于郑和来说,姜星火无论是提出捆绑宗室下西洋,还是去万里石塘挖鸟粪,亦或者是日本金山银山、开拓吕宋天竺.虽然姜星火只是动动嘴,他就得跑断腿,但毫无疑问,姜星火也给他郑和带来了扎扎实实的功劳。
而且这种功劳,却已经是姜星火给出了任务目标,他只需要执行就能拿到手的功劳,不需要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似地摸索。
甚至于,只要郑和用心做完这些事,都足以以一介太监之身封伯封侯,而无人质疑。
因此,再结合这些日子被姜星火的人品、学识所折服,郑和更是心头念念不舍。
见皇帝和二皇子并没有在意他听不听,郑和低着头,也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姜先生不妨把这八字要诀拆开来讲讲?”李景隆走后,朱高煦尽职尽责地捧哏着。
“所谓优劣危机,便是《国家管理学》中的一种战略管理规划的办法。”
回到了公共管理学的本专业范畴,姜星火的神情中充斥着无穷的自信。
这门学问,上可治联合国,下可治街道办!
绝不逊色于看完半部就可入主唐宁街的《是,首相》。
“在考成法的实践过程中,固然核心是‘立限责事,以事责人’,但最重要的前提便是——要用来考核担责的事情,是可以完成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