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之内的岩壁异常坚硬,表面还突兀着许多锋利的棱角。李夫人这一头撞得个血流满面,倒把独眼给吓得一愣。他慌忙从地上扶起几近昏迷的李夫人,想用手掌去压住她头上的伤口,那带着体温的鲜血还是从指缝间汩汩流出。
独眼另一只手从衣襟下面挑了一处相对干净的布角,嗤啦一声撕扯了下来,然后把李夫人额头上的那道伤口紧紧的缠上,布条很快再被鲜血浸透,但好在出血可以渐渐止住了。
看李夫人还要挣扎着从自己的怀里挣脱,独眼脸上的暴戾之色平复许多,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
“李夫人,是我冒犯了,你不要动,我只想帮你止血。”
这声音里的变化让李夫人困惑的想要看看独眼,可惜她的双眼已被鲜血盖住,透过鲜血,看到的是一个红色的世界和一个模糊的身影。独眼看她不再挣扎,帮她理了理有些凌乱的衣角,然后又替她把反剪双臂的绳索解开。
“夫人,我叫董书生,非是在下斯文扫地,作恶多端。实在是天地不仁,世道不公……”
趁着李夫人靠着岩壁,喘气回神的功夫,独眼董书生讲起了自己的身世。
董书生原本的理想的确是做一个求取功名的书生。奈何十年寒窗不及奸佞的卑劣伎俩,参加乡试的时候,信心满满的董书生却落得个名落孙山的下场。
反倒是同村乡绅那个不学无术的儿子,一举高中,董书生心中不服,一纸诉状告到官府,请求官老爷彻查考场之中的猫腻。
要知道,通过考试求取功名,是大夏国那个目不识丁的开国布衣皇帝亲自定下的规矩,他自己吃尽了目不识丁的苦头,得势后诏令天下,凡读书之人,无论出身,皆可以学识论高低,凭才能入仕为官。
但凡敢在试举中徇私舞弊之人,无论身份背景,一经查实,格杀勿论。
大夏历朝的试举,便在天下师圣的画像和那些因为舞弊高悬的人头下举行,按理说这应该践行着开国皇帝的信念。奈何岁月流逝,大夏帝国的龙脉和先帝们身上的帝王之气已日渐衰微,如今的大夏看似依旧是歌舞升平,但却在一片盛世之景中暗流涌动,试场之内也不再是一片净土。
恰恰也是因为开国皇帝对试举立下的那些丹书铁律,试举场上不做手脚则以,口子一但打开,便是另一个深不见底的官场。
乡试的主考接到了官府转过去的状子,佯装核对一番,得出结论,董书生才疏学浅,嫉贤妒能,肆意诬告,念其初犯,杖责四十,逐出朝堂。
好一个文弱的董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在庭杖下一阵哀嚎,险些被庭杖打得背过气去。回家以后,躺了个把月才算是捡回一条命,恢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把火将相伴多年的书简烧了个干干净净,而后开始扛着锄头,侍弄起家里的几分薄田来。
似乎是天道酬勤,这抛弃了圣贤书的董书生种起地来倒是颇有心得,几年下来虽然日子依旧清苦,但身体强壮了不少,而且粗茶淡饭之余,还托人说了一房正经人家的亲事。
虽然过门的媳妇目不识丁,但人却很善良,董书生的小日子开始过得有滋有味,试举之事也就渐渐成为了过往。
可惜宿命似乎是早有安排,就在董书生自认为已经与命运握手言和时,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
大夏最低一级的行政长官是为县令,任期满后,县令会被异地征调,实行轮值管理。初衷是为了避免长官与当地的泼皮无赖相互勾结。
这一年,董书生生活的地方新来了一个县令。新官上任,先将董书生一户分摊的赋税上调了一倍,这让原本清苦的书生毫无办法,几乎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只好更加没日没夜的劳作,好在妻子通情达理,看董书生日日辛苦劳作,更加勤俭持家,虽然衣服上打着层层补丁,依旧陪着书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毫无怨言。
这一日,书生忙完地里的活计,带着一身疲惫,扛着锄头回家,刚到门口,就听到屋里传来妻子的哀求,
“官爷,官爷。这是家里唯一的一点口粮,您可不能就这么抢了去啊。”
董书生不知何事,加紧脚步,一路小跑的冲入房门,发现家里已经被砸的七零八落,破碎的锅碗洒落一地,而自己的妻子,正在从一个虎背熊腰的衙役手中,抢夺一个落着补丁的米袋。
衙役不耐烦的一把推开董妻,“干什么,干什么?你一个刁民还打算对抗朝廷不成?县太爷的公粮你们迟迟拖欠不缴,现在还想袭击官差?”
董书生一把扶住差点跌倒的妻子,不禁怒火中烧,但看到哭哭啼啼的妻子紧紧抓住他的衣袖,吓得浑身发抖,心中不忍,于是强压怒气,拱手作揖,
“官爷您行行好,这点口粮是咱一家老小的命啊,您这一下全都拿走,那不是让我们没有了活路嘛。”
衙役站在清瘦的书生面前就像是一截铁塔,他一把又把书生推到在地,“你这刁民还好意思说,就为你家这点破事,也不知道要害得我跑多少趟腿。怪只怪你瞎了狗眼,得罪咱们新来的县太爷。”
新来的县太爷?董书生一脸迷茫,不过想想,这赋税的确是随着新来的县太爷发生变化的,他想请教这个衙役,自己一介农夫,连亲戚都鲜有来往,怎么会得罪一个新来的县太爷的?
衙役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自己做的孽我哪知道。就为收你家这点破粮,我的靴子都快磨破两双了。”
董书生想不出自己怎么会和新来的官老爷打上官司,但是又从衙役口中问不出什么,只好再次起身夺那一袋保命的口粮,奈何力气实在比不过高大的衙役,几番争夺之下,愣是被衙役拖到了院子里。
“孙捕快,怎么这点小事也办不好?”不知什么时候,院子里已然站立着一个身影,一声喝问把孙捕快吓了一跳。
“梁大人。不是小的不尽力,你也看到了,这些刁民有多可恶!”蛮横的衙役竟然一脸媚笑的讨好院中之人,董书生扭头一看,顿时一切都明白了。
新来的县令正是自己当年检举的乡绅之子,梁正。
梁正一身崭新的官服,虽是帝国最底层的官员,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却又是权利很大的官员,因为他们代表帝国直接管理着手下的百姓。
董书生心中莫名一寒,双手松开了米袋,这下衙役没有防备,原本二人还在力争,董书生这一松手,衙役没稳住身形,一路噔噔倒退几步,最后一屁股墩坐在地,手中的米袋飞了出去,里面的几升糙米洒落一地。
见此情景,梁正双眉一竖,“董书生,你竟敢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