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营真正的掌舵者,无论如何他都不会相信这个相貌平平的年轻人是掌管一地生死的领袖人物。从面相上看这位青年更像是一个农家青年!
还没等他有所表示,张三已经率先向徐光启施礼道:“见过徐公!”
“张总兵不必客气!你来是想见长庚吧?”徐光启笑着问道。
“长庚先生肯定是要见的,徐公也是要见的,正好你们都在一起,那就更好了!”说着张三对着中年人施礼道:“小子张三见过长庚先生!先生南方人,来宣府可还住的惯!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只要宣府有的,或者希望营能解决的必然给先生解决好!”
“老夫到是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不过接旨来到宣府一直有一个疑惑,老夫不过是一个多次不第的举子,去年春闱落第之后已经绝了科举之心,一心扑在了杂学之上,并没有如初阳兄那般才名在外!张大人是如何知晓老夫,并点名指派老夫来宣府的!”
“我听人说江右奉新二宋素有才名,偏偏又不是只读经书只为做官的书呆子,长庚先生博学多才,尤其精通百工之学,正是我大明最缺乏的学问大家,我是匠人之子,深知百工之学对百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经学,怎奈朝廷举仕只问经学,不问实学选出之才,除了极少数惊才艳艳之辈,大多数都是不知农稼之苦,不懂民生之艰的庸官,蠢官!连手下的油滑小吏都无法掌控,要么与胥吏同流合污,沆瀣一气。要么就是愚直不堪,难当大用,最后被胥吏坑骗,黯然离开官场!
先生之才,不在朝堂之上,天下愿意当官并且会当官之人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而先生之才学,更应该站于三尺讲台,将心中经世济国之学问授予天下有志于此的学子,将实学一道发扬光大!您和徐公是一类人,只是徐公比您运气好一点拜了一个好老师,在焦老先生耳提面命之下得中春闱!但是小子认为二位在官场那是绝对的浪费二位的才学!二位先生应该搜集前人智慧,研究新式学问,着书立说传于后人,让前人之学发扬光大,并且开拓创新,形成一套新的学术理论!”
“这就是你把老夫要来宣府的目的吗?你是如何知道老夫有将前人经验编纂成书的想法,这想法老夫连兄长都未透露!”
张三没想到宋应星会如此提问,根本就没做好回答的准备,这宋应星可比孙元化那个技术宅难对付多了!
但是人家问题提了,不回答那是失礼,张三想了下措辞说道:“长庚先生以后有什么想法,小子并不知道,小子只关心先生现在是怎么想的,先生虽然屡次不第,但是却看不上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先生想做的是为天下百姓多记录几样实用之技,这些实用之技如果没人整理记录可能再过些年有的就会失传了,这是我大明百姓的损失,更是大明这个国家的损失!徐公与传教士来往密切应该知道西夷的实用之学现在已经是日新月异,我们华夏再不奋力追赶就会被人家远远的落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