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他仍温烫的耳尖,风里裹着草木清香。枯草香和新草香混杂。近在咫尺的永夜城墙巍峨,瞧不出颓败与陈旧的痕迹。满城人只是收下竹灯笼安睡了,所以永夜的夜才这样的寂静。
孟透说见到了和他长得极相似的一个骁阳人,说外人说啊,言少君如何如何。孟透讲了许多,喉头里像是被什么哽住了,又难受又痛。他说到最后,抿了抿唇,像是要落泪,却轻笑了出来。
言昭含也轻笑了声。
“我听说家猫发|情时,跑出去与野猫交|合会受伤。”
他安然地靠在孟透的背上,含泪笑道:“三哥,你说我是那只家猫,还是那只伤人的野猫?”
第105章问冬7
孟透带着言昭含,无法御剑出去,于是他绕过城墙走。他不知道隐没在夜色中的永夜西墙这样的长,似乎永不见尽头。
他们穿过稀疏的几棵树底下,枯叶落在孟透脚边,他踩过满地潮湿的枯叶。
再往前是一片树林。他以为穿过这片林子,就能摸到城门口,却在林子里团团打转,怎么也绕不出去。
最初言昭含乖顺着,一声也不吭,这条路走得久了,他有些受不住。先前舒缓后按捺的清潮又翻涌起来。他凑近孟透耳边道:“三哥,我好难受啊。”他滚/烫的额头抵在孟透的脖颈上,蹭了蹭。
孟透被灼烫到,却不敢动,温声道:“再忍一忍,我们很快就回城了。“
言昭含轻应一声,不再言语,只是情动时低咽如小奶猫。孟透很心疼,他在古籍里见过袭且宫派系的《天和》一书,也知道情潮一事,却不知会这样难熬。
孟透后来还是穿出了林子,只是走偏了,到了靖阳山坡,离城门还是有些远。他们在山坡下发现了一户人家,便前去借宿。
那是间土砌的平房。屋里点着灯。孟透扶着言昭含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十七八的腼腆姑娘,一见他们就红了脸。
孟透道:“姑娘,我们要去永夜城。天黑了,我弟弟崴了脚,走不了道。我们可否在此借宿一晚?”
姑娘细声细气道:“这我得问问我姥姥。”她转过身去,屋里的婆婆正拄着拐出来,抬头看着他们说了句话。大概是永夜这一带的话。孟透没听明白。
姑娘温声温语地跟姥姥说了什么,不时地瞧瞧他们。老人边听边点点头,最后说了两个字。孟透只听懂了这两个字,婆婆说“可以”。婆婆说完就给他们让了条道,请他们进去。
孟透见到桌上摆着竹片,地上放着一个半编成的竹箩筐,想着这姑娘和她姥姥应是为生计忙到这个时辰。
这屋子说小也不小,前堂后就是灶房。左右两手边各有一间房,相对着,垂着门帘。
婆婆弯下腰替他们搬椅子,孟透忙走过去,抢下她手里的椅子,连说不用。婆婆执意地为言昭含也挪了椅子,口中一直说些什么。孟透实在听不明白,看向那个姑娘,正巧那姑娘也直勾勾地看了他许久。
姑娘红着脸,垂下目光:“姥姥说,家里也没什么好招待你们的,让你们随便坐。”
婆婆招招手,说了句话。姑娘“诶”一声,说她马上去沏茶。
“姑娘不必了。“孟透看了眼言昭含强撑着,却仍细微颤抖的模样,说,“谢谢婆婆好意,路途颠簸,我家弟弟也困乏了,就不打扰你们安歇了。”
姑娘将这话说给婆婆听,婆婆点点头,拄起竹拐,领他们进了右手边的一间屋子,为他们打点了被褥。孟透不敢劳烦老人家,接过被褥展平,扶着言昭含躺进去。
他陪着老人家出屋子,那姑娘拿走桌上的灯笼,扶着姥姥进了另一间屋子,才捏着帘子一角看他,红脸细声道:“公子安睡。”
孟透报以一笑,回屋前说想借用一下灶房的炉子。姑娘自然是没拒绝。
前堂和左屋的灯火熄灭。他们借住的右屋帘上映着的灯光消失了。孟透坐在床边,言昭含在被褥中颤栗着,一手握着孟透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