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地议论政治形势。
曹操当年在纠结立嗣之时,秘密询问群臣意见。曹魏众谋士、心腹无不以密信奏之,唯有大君子崔琰以明信送往魏公,信不封口答复说:“我知道《春秋》有长子当立的大义,并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曹操见了之后大惊,直呼崔琰坦坦荡荡,是真君子。
当然,这件事得罪了曹操,因为崔琰把他秘密询问群臣的事儿捅到了光天化日之下;崔琰也得罪了几乎所有的曹魏群臣,因为崔琰的坦坦荡荡显得其他人全部都是隐隐藏藏的戚戚小人……崔琰后来被曹操赐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冤案之一,很多学者相信崔琰曾经的“坦坦荡荡”很可能是致其死亡的真正原因。
这就是中国古典朝堂所谓的“小黑屋”政治。哪怕是政治遗产的继承尚且都要遮掩起来,更不要说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了。
也因此,诸葛亮现在问李定这个问题,正可谓是“交浅言深”,李定事先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反而被诸葛亮问懵了。
李定的脑子飞快地转动了起来,益州如今的政治形势是怎样的呢?
首先,天子羸弱,没有威信,明明已经成年,却迟迟无法亲政。无论是财政权、官员任免权、审判权、立法权乃至兵权都被丞相府控制,大权被诸葛亮牢牢把握,丞相府是名副其实的“霸府”。
诸葛亮可以只为刘禅一个人负责,甚至可以不用负责。因为诸葛亮名义上是刘禅的老师,是刘禅的仲父,(刘备在白帝城对刘禅和庶子刘永: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甚至先帝很有可能在白帝城对诸葛亮说过:“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注:此言来自于小说《三国演义》,但正史《三国志》也有类似记载)
或许诸葛亮在益州仍然有敌人,那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政敌,骠骑将军李严。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先帝白帝城临终的顾命大臣,前者对诸葛亮的不满几乎摆在了明面上,这是因为益州的兵权被诸葛亮牢牢把握,而一个没有兵权的骠骑将军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重臣。
可是即便是李严,在面对诸葛亮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先帝驾崩不过短短几年,李严的骠骑将军府就被诸葛亮彻底架空。李严的骠骑将军府成了一个空架子,面对诸葛亮的霸府毫无抵抗之力。如果说李严还可以反抗,那他的反抗也不过只能耍耍嘴皮子了。
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在问什么呢?他总不可能问李定这样一个毫无内涵的问题吧?所以诸葛亮想让李定领会的所谓益州形势,到底是怎样的形势呢?
李定困惑地看着诸葛亮,荷花池旁边的草丛里,阵阵虫鸣格外响亮。
诸葛亮看着李定,宽和地笑笑:“克之,我知道你白天说的话大多都是对的,但是我还是必须要北伐,你自己想想为什么。这算是我给你的一个考验。”
【作者题外话】:赤三也有书友群啦!
欢迎大家进群搞红色!
扣扣群:45663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