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17日
欧洲共同体十二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个条约至今仍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公民福利等多方面内容,但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规定是其中的核心,也是争议最大的部分。
条约规定,欧共体(不久改称欧洲联盟)各国应当分三个阶段完成统一货币的工作:
其中第一个阶段是强化当时已经存在的“欧洲汇率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欧洲货币机构”,负责协调欧共体各国的货币政策。
第三个阶段是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并把“欧洲货币机构”升格为“欧洲中央银行”,为欧盟各国制订统一的货币政策。
如果以上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欧元将成为能够与美元相提并论的超级货币,欧盟十二国的资本市场将实现无缝接轨,资本流通的成本将大大降低,这非常有利于欧洲金融业的发展,欧洲的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有望从美国人和RB人手中夺回过去几十年丧失的大片领地。
但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无法改变欧盟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所以只能是一个先天不足、命运多舛的条约。
处于经济繁荣顶峰的德国主宰着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保守党执政的英国则陷于衰退的泥潭;南欧的意大利的经济形势甚至还不如英国。
英国人显然知道,欧洲货币的统一只会加剧德国的经济霸权,甚至使“欧洲货币机构”变成德国中央银行的代名词,所以他们战战兢兢,疑虑不已。
在签署条约的时候,英国要求欧盟各国承认它“有不参加统一的欧洲货币”,也就是说,当欧元在20世纪末建立的时候,英镑会继续存在下去,英国的中央银行也将继续制订货币政策。
而这个条约正是李德斯期待已久的第一个信号。
李德斯开始利用量子基金和国际游资里为此战准备的价值300亿美元的里拉(借入),价值300亿美元的英镑(借入),200亿的利率期货(买入)。
金融监管者都没有充分意识到量子基金的能量;等到他们意识到的时候,一切已经太晚了。
世界上最强大的宏观对冲基金,量子基金将李德斯在的率领下,与英国政府展开一场面对面的决斗。
1992年8月28日
英国财政大臣莱蒙在财政部大楼前发表了措辞最严厉的演讲,这被视为对金融投机家的最后通牒;。
“为了明确英国的立场,我认为英镑不可能贬值,英国不会退出汇率机制,我们对汇率机制负有绝对义务,这就是我们的政策──我们政策的核心。”
莱蒙可不是光说不做的,就在讲话当天,英格兰银行在市场上买进了33亿英镑,以显示维持英镑汇率的决心。
问题在于,33亿英镑就足以抑制全世界金融投机家的热情和欲望吗?
如果继续试探下去,英格兰银行还能拿出多少钱?
英格兰银行一直在拆解很多国有企业和资产,甚至包括外汇储备,努力维持汇率,但是大量持续的英镑和里拉进入市场,人们出现了恐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