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痴迷于佛,虽不喜一张张形态各异的佛祖图,却被点点文字所宽容。
在我看来,佛是一种概念,纯粹的精神上的追求,从脱离肉体的痛苦来提升精神的境界。而佛学者莫不是大智,便是大悲。智者领悟禅机,一念十年之悟;悲者寥落自身,一动十年之行。与我而言,智者为上,悲者为下,正是精神入佛和肉体入佛的区别所在。佛中有言: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无奈我智领不及,大悲于佛,却只想在普度众生之前先普度自己。
佛说是定力,无奈实质上却是逃避。四鸿誓愿有云:烦恼无尽誓愿断。多情人剪不断,缺情人早已断。说到底,就是将广义的“情”字锁住,锁至何年何月?锁至人入黄土。烦恼,非断所能摆脱,而需对。烦恼无尽誓愿对,解决,才是最终的方式。
佛讲究的是清心寡欲,这点很赞同,欲乃恶之祖,无欲则刚。然,作为一种高等动物,总难免有争强好胜之心,人之常情。若人人无欲,社会便也无从发展。所以,我理解为:寡欲对已,创欲为人。当然,这种心境我是达不到的,于我,争强依旧,不过适时反省,莫偏离太远了吧。赐字于己:不岂蝶随人舞,只求云淡风清。
香,在佛门的出现是必然。剃度者并非人人能守住寂寞。一味禅香,清遍相思,有凝神静气的作用。而所谓香火,不过凡夫俗子了却心底烦杂的手段罢了,或诚念于心,或自欺欺人,人所不同,不得而知。
佛乃宽容,信人本善之念,遇人遇事总往好的方面想,于己却自责自律。与此高僧,我是诚心佩服的,却认为方式不当,不是任何恶念都可以改善的,法制,来得更为切实和有效。佛乃大智,却非治国之典。
并非山中数十年不出圆寂的高僧是佛之高人,真正的高人现于世却隐于世,如人所云:酒肉穿肠过,佛祖心里留。彻底入佛,精神为最,并非不近女色,而行人之常情,了世间恩怨,处变不惊。
我乃凡人,只愿得悟于佛,用之于世,慈悲万众,洒脱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