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一心投入到《备蛮夷策》之中,其他琐事便顾不上了。
比如裴夕舟寄来的一封封书信。
待她改好《备蛮夷策》,才看向女使递来的信匣。
匣中已堆着厚厚一沓信。
梅长君不由有些心虚:日后回了京都,难道也说江浙信路被阻,没有收到?
竟写了这么多……
她一一数去,几乎是几日一封,从未因她不回而间断。
罢了,远离也得一步步来。那么多信换一封回信,也算合适?
梅长君按着信寄来的时间一一拆开。
疏朗的瘦金体,在归京沿路写下,信纸各不相同,内容也十分多样。写得多了,各地见闻中还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一些政事。
每每写到此处,便透着些冷沉静肃,仿佛能窥见他寻着繁杂公务的间隙,在灯下安静地提笔落字。
最后几封是从京都寄出的。
“今日入朝,闻江浙调令已下,县主将封……”
梅长君读到最后一行,眸色微晃。
“夕舟在京,盼卿缓缓归矣。”
第42章京城燎火彻明开(一)
京都一连下了数日的冷雨。
清晨雨霁,天色仍是阴沉沉的,北风一阵赶一阵地刮。
乾清宫前,两位大臣跪在地上,官袍被残留的雨水浸湿,寒气顺着冷硬的玉石板透入骨髓。
其中一人年纪稍长,低着头不说话。
另一人青年模样,面容俊朗,许是跪得久了,微微挪动了下身子,又抬头望了身边人数眼,低声道:“父亲,待会儿见到皇上,需要提更换江浙总督的事吗?”
“不,顾宪留不久的。”年长者摇了摇头,“而且在明面上,他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江浙未平,此刻贸然提出,依陛下的性子,不会再让我们的人接任。”
“可若不争取,待顾宪功成身退……”
青年还要再说,便见身边人警告地望了他一眼。
“这是内阁没有议决的事,一下子捅到陛下那里,倘若殿前起了争执,你我二人在陛下心中,又要被记上一笔。”
“那裕王先前所求之事?”
“裕王近来虽得宠,但景王仍是东宫正统,嫡长之争不是我们现阶段该掺和的。”
年长者望了望紧闭的殿门,悠悠吐了一口冷气。
“等会儿召见,你听着便是,这两件事切记莫要再提。”
追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