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笑道:“这又值什么。”她舀了一碗鲫鱼汤给余榕:“多喝点这个,你不爱腥味,我专门去腥了。”
在自家吃饭就是好,余榕吃完饭,宣氏又让丫头们去洗碗。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话,余树不想去店里也想留下,却被余榕赶走了:“你快去帮忙,我过几天又要回来,这几天生意正是好的时候,可不能耽搁生意。”余树才依依不舍的走了,余松跟余老三也要去店里忙,反正晚上余榕吃了晚饭再走,还可以在一起说话。
余榕一边喂奶,张氏看到就笑眯眯的对宣氏说:“一看这孩子就是劲儿大。”宣氏很是羡慕,她也成亲了好几个月了,可肚子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敬天小宝宝吃完奶,就由秋桐抱了下去。张氏正准备跟余榕说话,却见季双儿过来了,她今天正好回娘家,听说余榕回来了,连忙过来了。毕竟是闺中密友,余榕见她脸色不大好,连忙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原来季双儿跟苏氏是一样的情况,季双儿嫁到李家去,生了孩子后就由婆婆带着。刚开始她还感恩,后来却发现不对劲了。她要看一眼自己的孩子都难的很,而且要找各种理由,可在外面谁不说她的婆婆好。
余榕只能安慰他:“等孩子大一些了,你跟他可是血缘的娘俩,自然比祖母要亲热。”
季双儿沮丧道:“是啊,我娘也是这么劝我的。”她娘的意思是天下的婆媳都是有龌龊的,多年的媳妇才能熬成婆。
她俩在院子里说话,张氏正好在跟宣氏洗头发,宣氏有点少白头,张氏找了人配了方子帮洗头。又怕小丫头不会弄,便亲自来。季双儿硬生生的别开眼,都说她婆婆好,可是跟张氏比起来还真不如张氏这个做婆婆的。
“你相公是怎么说的?”余榕问道。
季双儿摇头:“这话又怎么跟相公说,他是肯定不相信的。”她的婆婆除了在孩子的这件事情上之外,其他的都对她没的挑。她相公也看在心里,而且现在婆婆还拿了私房钱给她们用,这话要是说出口,别人肯定要说她没良心了。
她又不像余榕可以跟吴襄两口子出去住,还隔的那么远,根本管不着她。她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丈夫也不爱读书,不过是本分些的老实人而已。
季双儿到底不能多坐,耽误了回家的时间也不好,她还打算今天趁这个晚回去的空挡去看一下儿子的。余榕还未来得及跟她多说话,见她来去匆匆的,也不好再留她了。
第81章
还没到晚饭时间吴襄就过来了,他骑着马过来的,一下马就把缰绳扔给贵儿。余榕正在吃张氏烤的红薯,看他直接进来了,宣氏眼前一亮,她是头次见到这位妹夫,还真是个美男子。吴襄态度不算是平易近人的,但对余榕那是真的如春风般温暖。
他先见过张氏跟宣氏:“娘,嫂嫂好。”
张氏一喜,“听阿榕说你要迟些来的,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女婿能提前过来,也说明他亲这个岳家,对女儿足够重视。
吴襄笑道:“跟朋友喝了点酒,想着早点来娘这边,就辞了他过来的。您最近身体可还好?”一句话就让张氏觉得女婿好了,絮絮叨叨的又要出去买菜。余榕把手上的红薯递给他:“你尝尝,是娘烤的,可甜了。”
吴襄接过,他看余榕脸在灶膛显的红红的,想摸她的脸来着,因宣氏在一旁,只得收回手来。还是接过余榕的红薯,要去铺子里面找余松说话,宣氏连忙说余松在沿河那边,吴襄就又出去了。毕竟草埔不像在临安,有长辈在,即便是夫妻也不能太亲密了。
“大嫂,你们凤安县的粮长可是由黄家人在做?”余榕问宣氏。
宣氏家里是开米店的,而且在县城开,她的兄弟还运米去北边卖,生意不说很多,但也不小。宣氏又是家中长女,知道的也多一些:“也不一定,我们本地的姚家很黄家一直换着做。不过听说最近姚家犯了事,黄家就是粮长了。”
吴慈柔嫁的正是姚家的人,而黄家是凤安县本地的士绅,很有名望的人。姚家家大业大的,又有本家在京里做侯爷,每年说是粮长轮流做,可是大部分时间姚家不是做粮长就是做副粮长,地位是一点儿都没变。
“姚家犯了事?实不相瞒,我有个小姑子就是嫁到姚家四房去了。”余榕道。
宣氏知道的也不多,这都是她哥哥跟她写信过来说的,她遂跟余榕道:“京里的侯爷出了事了。我们家跟黄家有亲戚关系,黄家的人跟我哥哥说的。黄家有个儿子在京里做翰林,这下传出京里的事情,恐怕也不假了。”
这就麻烦了,余榕也不是什么聪明绝顶的人,只能跟吴襄先商量看是什么意思了。
“要不要我再写信问问我哥哥?”宣氏一看余榕的脸色,怕真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余榕感激道:“多谢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