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汉”和一介书生连在一起,似有不伦不类之闲。但是,随着对刘禹锡了解日深,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钦佩之情“好汉”一词也就自己冒了出来。
说刘禹锡是好汉,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多么脍炙人口,不仅仅是因为他做了多么大的官,轰轰烈烈地干了一番事业。实在是他身处逆境所表现出来的韧劲和豁达,那种威武不能屈、穷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概,让我肃然起敬。
刘禹锡因为参与永贞革新被最高统治者贬官朗州,一去就是九年。但这对于他的乐观性格毫发无损。九年后重返长安,在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中,以自己特有的幽默反击那些达官新贵们: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在唐代,暮春时节,长安居民有观赏牡丹的风俗。而桃花是不被人重视的。这首诗,刘禹锡通过对桃花的调侃,表达了对新贵们的蔑视。正是因为这首诗,被当时的皇帝宪宗以“语涉讥讽”为由,再次把他贬到更远的连州。
然而,生活的磨难不仅没有使他消沉,反而更加磨炼了他的意志。他用一颗纯净的心态走进民众,走进下层,在民歌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从而走向他诗歌创作的又一个丰收期。
敬宗宝历三年,当刘禹锡再次应诏来到长安时,离上次到长安又是十四年过去了。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改邪归正”脾气依然如初。一到长安,就写了那首著名的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虽历尽沧桑,而赤子之心未改。读这首诗,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爽朗的笑声。这笑声,既是对政敌们灰飞烟灭的一种嘲讽,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虽历尽磨难而终于获胜的一种自豪。
还是在第一次被贬时,他写的秋词二首之一,就是这种性格的集中体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去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明人胡震亨在他的唐音癸签中这样评价刘禹锡:“刘禹锡播游一生,晚年洛下闲废。与绿野(斐度)、香山(白居易)诸老,优游诗酒间,而精华不衰,一时以‘诗豪’见推。公亦自有句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盖道其实也。”
壮哉,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