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到自己不被人爱,相反,觉得自已被人爱的感觉比其它任何东西都更能提高人的热情。一个人感到自己不被人爱有多种原因。他也许认为自己是个可怕的人,因而没有一个人会喜欢;他也许从孩提时代起便不得不习惯于得到比其他孩子更少的爱;或者事实上他就是一个谁也不爱的人。但是在最后这种情况下,其原因很可能在于早期不幸引起的自信心的缺乏。感到自己不被人爱的人会因此而采取不同的态度。为了赢得别人的喜爱,他也许会不遗余力,做出种种出人意料的亲呢举动。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可能不会成功,因为这种亲眼举动的动机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人类天性却偏偏容易将爱给予那些对此要求最低的人。因此,那种试图通过乐善好施的行为追逐爱的人,最终会因人们的忘恩负义而生幻灭之感。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试图去购买的爱,其价值远远大于他给予的物质恩惠,因为实际上两者的价格是不平等的,他反而以这种错觉作为自己行动的基础。另一个人,也发现自己不受欢迎,也许就会对世界报复,通过挑起战争和革命,或者通过运用犀利的笔杆,像斯威夫特一样。这是一种对厄运的英勇反击,它的性格要如此坚强,以至于可以与整个世界作对。极少有人具备如此高强的本领。绝大多数的人,不论男女,如果感到自己不被人爱,只能陷入怯弱的失望之中,仅仅在偶然的一丝羡慕和怨恨之中叹吁一番,于是这些人的生活变得极端的自私自利,爱的缺失使他们缺乏一种安全感,而本能地回避这一感觉,结果造成了他们任凭习惯来左右自己的生活。对于那些使自己成为单调生活的奴隶的人来说,他们的行为大多由对冷酷的外在世界的恐惧所激起,他们以为如果他们沿着早已走过的路走下去,就能避免撞上这个世界。

    比起那些在生活中总感到不安全的人来,那些带着安全感面对生活的人要幸福得多,只要这种安全感没有给他们带来灾难。在绝大多数的,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安全感本身有助于一个人逃脱危险,而另一个人也许会屈从于它。如果你要走过一块狭窄的不板,而底下是万丈深渊,如果你这时害怕了,反而比你不怕时更容易失足。生活之路也是如此。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当然也会遭遇到突发的灾难,但在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拼搏之后,他可能会安全无恙,毫毛本损,而另一个人则可能在荆棘之中暗自悲伤。不言而喻,这种有益的自信心具有无数的形式,有的人对高山充满信心,有的人对大海不屑一顾,也有人在蓝天上翱翔自如。然而对生活的一般自信,更多地来自人们需要多少爱就接受多少爱的习惯。我打算在本章讨论的就是这一作为热情之源的心理习惯。

    是接受的爱,而不是给予的爱,才产生了这一安全感——虽然它主要来自于相互的爱。严格说来,不仅爱,而且敬仰也有同样的效果。一些职业本身就能够保证人们的敬仰,因而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如演员、牧师、演说家和政治家,越来越依赖于别人的喝彩。当他们从大众那儿获得了池们应得的那份赞誉,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热情,否则,他们便会感到不快。甚至独处一隅、自我封闭起来。大众的热情对于他们来说,犹如少数人的盛情厚意之于别人。父母喜欢孩子,而孩子则将他们的爱当作自然法则来接受。虽然这种爱对于孩子的幸福至关重要,但他并不看重它。他想像着大千世界,想像着他的历程中的冒险,想着他长大后将碰上的奇遇。不过,总有这么一种感觉存在于所有这些对外界关注的背后,这种感觉是:一旦灾难临头,父母就会尽其爱心来保护他。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一个缺乏父母之爱的孩子,很可能胆小怯弱,不爱冒险,他总感到惧怕,不敢再以欢快的心情去探究外部世界。这样的孩子可能在令人吃惊的小小年纪里就开始了对生与死、人类的命运等问题沉思默想。他变得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以至于最后便从一种哲学或神学中寻求虚假的慰藉。世界是个乱哄哄的场所,包含着快乐之事,也包含着许多出自偶然的不愉快之事。试图为它勾画出一个理性的框架或模式的愿望,从根本上说,乃是一种惧怕的结果,实际上就是一种广场恐怖症或说对开阔场地的惧怕,在四周是墙的书斋里,胆怯的学生感到很安全。如果他能够使自己相信外部世界也是同样地安全,那么当他不得不走上大街时,他就会感到实在、安全。而如果他以前得到更多的爱,他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惧怕外部世界了,也不会非得去创造一个只存在于他的信念中的理想世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爱都具有这种促进冒险精神的作用。被给予的爱本身必须是坚强的而非懦弱的,希望对方优越多于希望对方安全,虽然决不是彻底不顾安全。一个胆小的母亲或保姆,她总是告诫孩子们要警惕灾祸,她总认为所有的狗都咬人,所有的母牛都是公牛。这么做会使孩子们产生与她自己一样的胆怯心理,会使他们感到,除非她近在咫尺,否则他们就不会安全。对一个占有欲过度膨胀的母亲来说,孩子的这种感觉也许使她高兴,因为她希望孩子依赖自己,而不希望看到孩子有自立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她的孩子在以后的岁月里会愈来愈糟,远甚于他没有得到半点爱的结局。早期形成的心理习惯往往会延续到生命的结束。有不少人在恋爱时,就开始寻找一处远离尘嚣的所在,在那儿,他们自信能让别人羡慕、称赞,而事实上他们并不可爱,也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对于许多男人来说,家是躲避现实的避难所:正是在家里,他们不再有各种恐惧和胆怯的心理,而尽享天伦之乐,他们想从妻子那儿得到以前在不明智的母亲身上可以得到的东西,但是当妻子把他们看成大孩子时;他们又会惊诧莫名。

    要给最完美的爱下个定义,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很显然,其中包括了某种保护性的成分。对于我们钟爱的人的损害,我们不会无动于衷的。然而,我认为,对不幸的担忧,相对于给予不幸的同情,在爱中所起的作用应该越小越好。为他人的担忧仅仅略胜于为我们自身的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