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北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艾尔穆行礼后重新坐下,抬头望向秦王:“我准备明日就出发,赶在释奠前回来。这次去会宁,我想顺路去玉门看看。”

    秦王笑了,“会宁和玉门相隔甚远,涵娘顺得什么路?”

    刚说完,秦王就想起玉门那里据说有一样东西。

    他沉吟片刻,“今日天策府就给玉门县发文,让他们先派人到祁连山一带去看看。如果有发现立即给会宁发军文。涵娘算好日子,还有不到二十日就要释奠,行有不得就回来,不要耽误了。”

    艾尔穆垂首应喏,接着抬头望着秦王说道:“我把阿云嘎他们一起带过去,应该会有帮助。”

    秦王望向桌案,点点头,“洛阳那边还需要他们,你们速去速回。”

    艾尔穆起身叉手应喏,告退出了后堂。

    长孙无忌从后堂侧门旁的书记房出来,在堂下给秦王行礼,抬头看了秦王一眼后说,“涵娘太过看重那几个外乡人,到时怕会当场暴起、坏了殿下的事。”

    秦王捏着会宁的条陈,沉声说:“还有些时日,辅机盯着裴录事尽快把洛阳农事的方案做出来交给房参军,七日内写好条陈、由天策府递给尚书高官孙无忌垂首应是。

    艾尔穆出了后堂,从腰上取了半面甲戴在脸上,沿着府内驰道、背负着双手缓缓向录事房走去。

    天策府录事差房。

    裴录事再次将手中厚厚一摞书稿过了一遍,虽然每个章节都有自己亲身参与撰写,但想想内里的意义就激动万分,在差房里走来走去,整理撰写条陈的思路。他半晌后停下说道:

    “辛苦四位郎君!郎君家乡立体农业的运作方式极为神异!单块土地上不再只种植单一一种粮食、靠老天赏脸吃饭!

    多种作物混合种植,节省了农力和肥力,作物相互间如真能如郎君所说,优势循环、物质转化,让有限的人力物力产生更大的效益,那真是功德无量!

    还有这个经济作物的提法很是精道!胡麻(注)集中种植,油坊由天策府经营、集中收购后集中榨油,统一销售后收益收归府中、再按需分配出去,这样一大进项,军需军费均有出处。

    真有这种可以纺纱织布、制作棉衣用来御寒的棉花吗?某从未听说过这种作物!如果在唐国境内大面积种植,唐军在北边的作战时间和范围会极大可能延展!突厥之祸就是疥癣之疾,这是泼天之功啊!”

    鞠红川坐在一旁笑着应和说:“每年我们家乡在小亚细亚平原一带买回大量的籽棉,脱籽、制成松软的皮棉填充寝具、卧具;细作成布料,并用来制作冬衣。我们到唐国后,发现居然没有棉花也很奇怪呢。”

    心想:据说新疆在南北朝时就开始棉花种植了,难道是我记错了吗?

    川子换了个坐姿,接着说:“和平时期,我们家乡的蜂农会在夏季棉花开始开花时去小亚细亚平原放蜂采蜜,棉花的蜜源很好,产量很高。”

    裴录事听到这,口中喃喃说道:“这样好的物事,中原为何一直没听说过,看来要给殿下上条陈,多多打听各地的风土人情。”

    鞠红川拍手称是,“正该如此!”

    心想:还有玉米、土豆、花生、西红柿、向日葵,这些作物没进入中国呢!想想就流口水呀!

    阿云嘎在一旁正听得入神,突有所感,转头看向门外,发现艾尔穆背负双手,戴着半面甲站在门口阴影处,不知已来了多久,他忙招呼朋友们起身行礼。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