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没有理会一旁不明所以的李明珠,继续说下去,横竖是自家亲孙女(亲下属/好友?)总不会说出去的。
「那皇上怎样说?」
「皇上允许延年辞去司礼监的职务,但保留东厂厂公一位。至于我和延年去食邑调理身体一事,他觉得河南离京城甚远,没有首肯。而琏儿和长安公主的事,皇上虽未明言,但颇有意动。」天底下能够在太上皇面前大刺刺地自称我的,恐怕也就只有李敛了。
第一百四十章大肆封赏
太上皇满意的点点头。
如果皇上真的是准许冯子芝辞去司礼监首领太监和东厂厂公这两个位置的话,毫无疑问就是要对冯子芝…和李敛下手了。
司礼监首领太监,也就是司礼监里的太监之首──掌印太监,这个位置可是位高权重。手下的秉笔太监用红笔批示折子的处理意见是否可以执行后,由掌印太监审核。如果掌印太监认为可以,就盖上公章;如果认为不好,有权打回去重新批红。盖上公章后的奏折才会送到养心殿的御案之上,供皇上批阅。
因此,就连正一品的殿阁大学士看到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得站定打招呼,生怕会被小心眼的太监记恨,把自己上奏的重要奏折故意压下或推迟给皇上批阅。
可以说,司礼监首领太监在看到正一品殿阁大学士,心情好的时候,称一声明公,心情不好的时候,完全可以当做没有看见对方,对方还不能表示不满。
相反,东厂厂公这个位置不同。
这个位置掌握了太多的秘密,知道了太多的阴私,得罪了太多的权贵。
除了戴权这个跟着他一同退到幕后的特殊例子,太上皇还真的没有听过有哪任的东厂厂公在丢了厂公之位后,还能全须全尾的,就连被发配去守皇陵的,不是途中出了「意外」,遇上强盗或染上时疫,就是数月后无故「暴毙」了。
既然皇上准许冯子芝依旧担任东厂厂公的位置,那看起来就并没有一并弄死李敛和冯子芝的意思。
而且挽留李敛、冯子芝二人、下嫁长安公主,就更能显示出皇上对他二人依旧的信任和荣宠。
太上皇点点头,很是满意。
果然,老七就是个心胸广大,知人善任的好皇帝,都怪康禾泰那小人从前整天在老七耳边进谗言,挑拨离间,才会使老七胡思乱想。现在老七发现了那小人的险恶用心,总算是脑子清醒过来了。
「听到了吗?以后打仗方面就靠你们了!你家统领我以后就要好好养伤。」李敛转头对李明珠说,一脸便宜你们了,以后出去浪的机会又多了。
「被便宜」的李明珠恨不得吐一大口鲜血到李敛得瑟的脸上,好好「感谢」他。
你妹的又是养伤这破理由!能不能有新意一点!再说,南边的倭寇已被打得不敢上岸,西边的夷人早已归顺。现在北方最强大的匈奴、突厥两族都被一顿踹了,柔然跟主动归附没分别,只余下鲜卑有些收尾的小工作。日后能打仗的机会根本就少之又少!你这故作大方的举动压根儿就是一句空话!还想要本将军感恩戴德!?呸!不要脸!!!
而且李明珠不介意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李敛的目的──这家伙绝壁是为了有更多时间与冯子芝粘糊在一起!才懒得去打那些小仗!
「皇上不是那种人,你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不会卸磨杀驴的。」玩笑过后,李明珠正色的道。
尽管太上皇和李敛没有把话说清楚,但拥有李家人天生政治敏感度的李明珠只需要把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