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多想送孩子一片蓝天碧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张照片是1976年耿玉柱先生用上海产海鸥相机拍摄的。背景是当年的深县鱼种场,也被当地人称做扬水站。因为它除了繁殖鱼种还负责把低位的水扬到高位,用来灌溉农田。

    那时候,属于鱼种场的范围有4800亩,除去土地面积1200亩,大大小小的池塘几十个,还有许多曲曲弯弯、纵横交错的沟濠、河道,总计水面积3600亩。水产品也很丰富,没有谁故意去种植,大道旁、池塘边最多的是垂柳,也有榆树或杨树、槐树等树种,野外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芦苇,当地人们常说:“只要长芦苇的地方就是鱼种场的地界。”

    春天可以上树捋嫩绿的柳苏,采摘斗斗的榆钱以及串串槐花,可以下塘挖鲜嫩白胖的莲藕,夏天可以观赏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秋天可以采田田的荷叶、尖尖的菱角,鱼种场有大面积的苇塘,水面上、芦苇荡里有很多野鸭和不知名的水鸟,很容易叫你联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但这里绝不是孤鹜,是一群群,扑楞楞活蹦乱跳的鸟。冬天到了收割芦苇的季节,这就得从白洋淀请人来,帮忙收割和编制苇箔,苇箔质量很好,除了供当地人盖房子使用外还销往外地。

    相机质量真好,拍摄的技巧也高,30年过去了,画面依然那么清晰,水面的涟漪仿佛荡漾着我的快乐童年,那时候我和哥哥、姐姐玩起来就象出了闸门撒欢的小动物,兄妹三个到哪儿都做着伴,简直就是一个小部队。我们一起用土坷拉打仗,一起挖地梨(不知道学名,是一种草本植物,根有花生豆大,去皮以后色白多汁味甜),一起采米布袋(果实象小枣那么大,形状象莲蓬剥开有芝麻样大的子粒),摘深紫色的野葡萄,一起挖蚯蚓,摸泥鳅,捞蝌蚪

    那时候天空总是阳光明媚的,水总是碧蓝的,环境污染对人们是那么遥远近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有清洁的地表水都可以供人畜饮用,我们喝的就是当时石津渠流过来浇地的水。而现在的石津渠水乌黑恶臭,不敢想象里面含有什么污染物。那时更没有沙尘暴,即便是刮风,风里也混着淡淡的青草味儿,而且因为水面积占的比重大,风里的水汽含量高,风都是湿润的。那时候除去庄稼地和芦苇塘,到处是青草、野菜还有不知名的野果,而现在只要不是庄稼地,不是住宅,裸露的地面就有腐烂的垃圾、塑料袋、废电池

    如今,鱼种场已经不存在了,原来的池塘、苇淀已经被鳞次栉比的楼房等钢筋水泥丛林所替代。多少次我带着孩子来到野外,多想快乐的拥抱自然,多想让孩子的童年可以象我们的童年一样充满美好的回忆,可是再也找不到我们曾经吃过的地梨、米布袋、野葡等野果,再也看不到野鸭和水鸟,浇地的水渠边再也不敢叫孩子喝水,因为我分明嗅到了空气里弥漫的农药味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