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村北有片大树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县城东北25华里,有个400多户人家的穷村 -----耿村。村北有片大树林,东西长56里,南北宽3里多,这里原是滹沱河故道,留下了蜿蜒起伏高低不平的无数沙岗。祖先多少代人经过长期劳作,养育了这片枝叶繁茂的大树林。林中以枣树、榆树、小叶杨最多,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片林子更为抗日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9年春天,驻在县城的日本鬼子想修通到辰时的公路,就派出了11个鬼子兵,骑着大洋马,7个去窨子村,4个去耿村。到耿村的鬼子知道村民都躲了起来,就到树林里抓人,大洋马进了林子寸步难行,上有枝叉荆刺扎人,下有流沙陷马蹄,村民在林子里东躲西藏,专门在枣枝丛生的地方转,弄得鬼子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过了大半天才抓到几个村民给他们遛马,其中一个姓马的小伙子,拉着马从大街遛到村边,趁鬼子不注意就钻进了大树林,一直扎了下去,出林子2里多就到了饶阳县的西沿湾村,这里驻扎着咱们的游击队,小伙子把大洋马交给了游击队,并详细汇报了敌情。队长一听,立即集合队伍,下午2点来钟,四、五十个游击队员通过大树林直达耿村,直到把村子完全包围,鬼子尚未发觉。鬼子明白情况后,慌慌张张的躲进一个低矮的门洞里死命顽抗,游击队火力不足,就在邻家的房顶居高临下把点燃的干柴捆儿往下扔,经过30多分钟,鬼子被烧死在门洞里。再说到窨子村的鬼子听到耿村方向的枪声,拼命骑马回县城报信,耿村的战斗尚未结束,满载全副武装士兵的日军军车就开到了耿村村外一里多远,情况万分紧急,突然,日军的车停了,原来他们看到大树林害怕,不敢进村,象疯狗一样咆哮着,用轻重机枪对着树林一顿狂扫,才绕开树林往西进村。我们的游击队利用这段时间,清理了战场迂回到树林向东北方向顺利转移了 。日军只好把被游击队烧死的鬼子尸体拉回深县城。

    1939年春,深北县第四高小成立,耿村是四高活动的中心村庄之一,四高经常被日军扫荡追杀,所以无固定校址,有一个时期,这片树林就成了四高的校园和课堂,学生和老师背着筐,拿着镰刀,装上书本去大树林集合,在大树下上课,敌人来了就分散,或拔草或锄地,敌人走了就继续学习。1942年日冦对冀中实行“五一”大扫荡时,四高的王老师是外地人,口音不对,他就一直住在林子里,晚上悄悄回村吃饭,有时学生就带着干粮给王老师送去。一直到抗站胜后,提起这片树林王老师还充满了感激。

    再后来,敌人的碉堡林立,沟路如网。耿村村南也立起了鬼子的炮楼,驻上了伪军。抗日斗争形势更严峻,战斗也更残酷了。日冦在经过铁壁合围,拉网式扫荡之后,以为他们可以一统天下了,经济上也更加紧了掠夺,其中一条是发行和使用伪币——准备票,边区票一律废止。当时,我党的政策是不用伪币,以物换物。这叫日本鬼子十分恼火,他们把集市设在据点里,比如辰时吧,这一带三、八日大集,鬼子把整个村子挖深沟围起来,进出集市就得过鬼子的关卡,在交易时都得用伪币,这一带的村民硬是不赶辰时集,把三、八集址搬到了耿村这片树林里,而且采取分散经营的办法,粮食、布匹、油盐等各摊点保持一定距离,便于应付鬼子扫荡,更值得一提的是牲口市,牛马驴骡个大,叫声高,就设在较偏远的西北部,南边一条高大沙岗是古家的几行大杏林,西南是田家的桃林,西北和东面密密麻麻的枣林,中间是高大的小叶杨和榆树,把牲口市围的严严实实,上有参天大树遮荫,下有松软的流沙铺地,人畜或坐或卧,非常舒适,如果没有战争更会平添几分惬意。树林集市越赶越大,越赶越红火,连附近饶阳县的村民都来这里交易,有效地抵制了日寇的经济掠夺。

    日本鬼子恨透了这片大树林,曾多次逼迫百姓砍伐树木,村民们软磨硬耗,并暗中保护和培育它,抗战八年,林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茂密。

    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向当年战斗在这里的英雄们致敬,向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默哀,同时向当年发挥了巨大抗日作用的这片大树林表示深深地敬意和无限的怀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