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是人谷,一个人往山谷里走,于是他成了“俗”仙是人山,一个人往高山上走,于是他成了“仙”佛是人弗“弗”乃“不是”脱离了世俗,佛从凡人中来,而又不再是凡人也。
如此,师者之“俗”乃师行走于生之“谷”身可及,手可碰,除了肢体的接触,还可以语言、眼神的交流,更可以在彼此之间流动一种感觉,或爱或不爱。两种选择的走向犹如种子在土壤里的命运,要么灿烂于阳光,要么静默于黑暗。
“仙”则是基于俗爱之上的属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师者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越高,学生的发展越好。这个过程是一个上坡的过程,师者带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爬坡,一路的磕磕碰碰少不了,向上就是迈出成功的步伐,技术含量高的师者给予学生的受益就高。
“佛”因为不是凡人,那么就要有高于凡人之上的一种境界,可以看成是一种师者的心境,容一切不容之事,笑纳不容之事带来的所有情绪,以人的最高境界即佛一样的心态俯视人间,普渡众“生”(学生)。那么师者就要专注于修身养性,修炼为人师者的最高境界。
心理学中的金字塔即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这是学生的需要,根据这学生的需要回头看教师的给予方式应该是倒金字塔,甚至是圆的循环给予,更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师者,如果先有“佛”的高境界,容纳作为凡人该有的情绪于困惑,这些来自于自身、他人的情绪,包括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挤压过来的坏情绪统统收藏好,以一个最好的心境来面对受教育的学生,那么学生是幸福的,在一个充满爱的大空间里自由翱翔的学生,心灵的呵护层层加密,这加密的锁握在师者强大的手里,众“生”才有普渡的通道。
有了普渡的通道,师者带领学生以出色的本领——“仙”的技术完美地带出通道。假如通道里有磕碰,那么也是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利益。因为师者有了普渡众“生”的大爱,这些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能力成了护“生”的高品质武器,可以是由学生的“需要”出发走直线大道,也可以是贴学生的个性而为,走曲线小路,当然更可以通过评价的高期待,爬坡向上。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尽一个师者的最大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最后,师者走在学生的“山谷”中,在谷底与学生交流交往,放低师者的高姿态,与学生们平视,眼神的传递,心灵的相通,身体的靠近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而身体的靠近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奖赏,因为学生放下了一切顾虑,把自己交给你,信任是何等珍贵!
这样周而复始的“俗仙佛”的教育圆周运动,是我一直在孜孜追求的教育目标,也是我追求的教育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