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孩子参加竖笛兴趣班以来,每晚都在阳台上对着空旷的田野吹奏练习曲。那欢快的旋律,从孩子的指间流淌出来。从小就懂得幽默的孩子风趣地告诉我,他吹出的每一个音符就是一串特制的糖葫芦,使他陶醉。
我被他的话逗乐了,甘心做个忠实的听众。笛声刚起,我就被这似曾相似的声音吸引,渐渐地思绪滑向了儿时的记忆中。
那时,最渴望那个货担老人吹着笛子进村。笛声一响,意味着我们可以用破烂换糖块吃。要知道,那连饭也吃不饱的年代,糖块对于我们小孩子简直是稀有之物。
记得一次,村东笛声响起,正在打泥仗、玩泥巴的我们,撒腿就往家里跑,为的是能在四壁空空的小矮屋里找到一点破烂。有了破烂就可以换糖吃了。于是,我们拼命东找西寻,结果堆放在货担面前的是少得可怜的一点点,而站在周围的孩子却是一大群。货担老人给了我们一片薄薄的简直是透明的糖,可一大群孩子还是很满足很小心地用刀平分着。我也得了豆大的一点点,放到嘴里,细心地品尝,真甜!记得当时,我们分食完这块糖后,还是不忍离去,蹦蹦跳跳一直送那货担到村西头,久久地目送笛声远去,眼里是无法言表的渴望。
“破烂换糖”的笛声,是我童年最渴望听到的声音。
那笛声早已随风而去,为衣食所困的日子也早已过去,我的渴望也已变了主题。
而今听着这似曾相似的笛声,可眼睛所及的已不再是当初的情景。面对神采飞扬的儿子,我的目光随着跳动的音符掠过田野,驻留在一座座造型新颖的农家楼宅里,驻留在装点华丽的卧室里,驻留在鱼肉飘香的厨房里,驻留在设施齐备的卫生间里,驻留在人们温暖而快乐的心窝里。
悠悠的笛声,从我儿的指间流出,串串音符像自由飞翔的小精灵,飞进孩子的食品柜里不肯出来,因为里面有品种繁多的精致食品供它品尝;飞进孩子的衣橱里不肯出来,因为里面有许多许多的漂亮童装供它试穿;飞进孩子的玩具柜里不肯出来,因为里面有各种各样有趣的玩具供它玩耍;飞进孩子的书包里不肯出来,因为明天它也想去学校看看漂亮而舒适的新校舍
面对我儿的童年,我羡慕!面对家乡的巨变,我骄傲!
悠悠的笛声在两个不同的年代诠释着不同的主题,我一代的人呀,为告别自己童年时的笛声而庆幸,但面对孩子如今的童年有了羡慕的同时而隐约有了深深的思虑:现在的孩子怎么就没有我们当初时的满足感呢?好象一切的拥有都是理所当然的?想想叫那些孩子过过我们当初的生活不知会怎么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让孩子接受苦难教育,切身体验离开丰富的物质接受贫穷的意志磨练,才能使孩子各方面健康成长,该承担的责任能够毫不犹豫地担起,以足够多的心理承受能力自己准确处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哪怕是最糟糕的事。这样就再也不怕人生路上的坎坎坷坷,也不会做出令大人感到心碎的事!但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大人给予太多,呵护太多,结果培养了一束束温室里的花,遭不得强烈阳光的照射,遭不得风雨的袭击,遭不得尘土的覆盖,令人担忧呀!
笛声悠悠,让我欢喜让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