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让姚思明原本已经淡定下来的情绪又开始紧张了,且不说那三足蟾是价值不菲的古董,就说以假山为基础布置的四方聚财阵,要是被李响一个不小心给砸坏了,那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姚思明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被李响扔出的三足蟾,不偏不倚地正好就落进了假山上的那个方形砌台内。
让人惊奇的是,三足蟾的落入竟然没有溅起丝毫的水花,而且三足蟾也没有完全没入砌台的水中,而是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外面,呈现出一种漂浮状态。
紧着,李响又从茶几上取过一枚鱼符,然后让姚思明再去找一根银线。
鱼符通常是官员使用的鱼形符契。一般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分左、右两半,中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
鱼符早在隋代就已经出现,但其作为一种身份象征放入鱼袋中作为一种确定的制度则是到唐代才确定下来。
唐代的鱼符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左右两片,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比隋代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证要完整得多。
鱼符分为三种:一为“铜鱼符”,二为“随身鱼符”,三为“交鱼符”。
鱼符,这种身份证正式使用时间在唐代,是唐高祖李渊的一项发明。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废止虎符,改用黄铜做鱼形兵符,称为“鱼符”。
鱼符分左右,使用方法是,左符放在内廷,作为“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的证明。
左右符的数量不一定对等,多少根据使用者的人数和实际需要来定,其第一功能起初并非是表明身份,而是“权力凭证”,可用于调动军队、任免官员。
很快,姚思明找来了一根银丝线。李响用银丝线将鱼符穿起来,然后结出一个特定的绳结,接着让姚思明找来一把活动人字梯,将鱼符系在了古董店六星拱月中间那一盏最大最亮的灯上。
抬头望上去,由于银丝线不易察觉,就好像是鱼符漂浮游动在灯下。细心的话还会发现,鱼符鱼头正对着假山砌台中的三足蟾。
做完这些,李响从梯子上下来,然后走到茶几前,铺开黄表纸,将无根水倒入朱砂中。
没错,接下来李响要做的事情就是画符。
花了十分钟的时间,李响画制了四张相同的符箓。
将狼毫笔放回茶几,李响左右手同时取起一张符箓,灵力激发,两张符箓在手中燃烧起来。
左手对着假山砌台中的三足蟾一弹,同时右手对着挂在房顶灯上的鱼符一弹。一道金光射入三足蟾中,一道银光射入鱼符中。
接着李响再将珍珠和两枚贵妃钱分别放在剩下的两张符箓上,符箓自发的燃烧起来。虽然就在茶几上燃烧,不过这回姚思明脸上并没有显露出肉痛的表情。
两张符箓很快燃尽,珍珠与两枚贵妃钱完好无损,茶几上虽然被火烧过,也是完好无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