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才让她养了这般好气色,若是病倒了岂不是白费了功夫?到时候,又累得阿娘阿爷担心了。”
崔氏也拭泪道:“阿家近来心火略旺,七情上头也需注意一二,大喜大悲恐有些伤身。九娘的身子尚未完全养好,也该小心才是。”
夫妻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好不容易劝得两人收了泪,这才一同进了内堂。
内堂一楼以一架巨型的花鸟人物屏风分隔成内外两间。外间中,一张长榻紧靠那架屏风放着,长榻东西两侧则置有几方短榻,上头都铺着厚实软和的茵褥,角落则摆放着香炉、铜灯座等物。
李氏携着女儿坐在了长榻上,王七郎在右侧短榻上坐了,崔氏侍立一旁,低声吩咐了侍婢几句。
李氏摩挲着女儿消瘦的脸颊,叹道:“我的儿,你阿兄还说你身体好多了,阿娘怎么看都觉得还病着呢。”
“确实已经好多了,阿兄将儿照顾得很好。”王九娘回道,瞥了坐在下头的兄长一眼。王七郎端起一杯解渴的浆水饮了,朝她笑了笑,接道:“方才十五娘还说,明日便让医者来给九娘瞧瞧,看看是否要改个药方。”
李氏看了看崔氏,也微微露出了笑意:“确实想得周到。十五娘,你也忙了一天,坐下来歇息一会儿。”她说着,又对身侧的侍婢嗔道:“还不赶紧去把郎主请过来?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了,还端什么架子?”
王七郎听了,站起来道:“我去外院见阿爷罢,九娘身体弱,便不必去了。”
王九娘也连忙要跟着起来:“儿不累,拜见阿爷是应当的。”
“好好坐着。”李氏却把她揽在身边“七郎也别动。当初都是他答应了张家,许了这门婚事!将好好的女儿害成了如今这般模样,他这做阿爷的也不觉得亏心!”
明显是两个长辈正在置气,做儿女的倒是不好说话了。
王九娘正觉得为难,便听外头响起了脚步声,一个温和的声音也随之传了进来。“好了,都是我这做阿爷的错,你这做阿娘的半点也没有错。玫娘如今好好的,这些事也不必在她面前提起了。否则,岂不是总教她勾起了心事?”说着,一位身着浅绿色襕袍的中年男子便走了进来。他蓄着长须,肤色略显苍白,身形也稍有些瘦弱,姿容仪态虽是无可挑剔,却丝毫没有一家之主那般的威严。
“阿爷。”王七郎行礼唤道。
“阿爷。”王九娘被李氏按着只能坐在榻上,也赶紧唤了一声。
“好,好,回来便好。”太原王氏三房嫡支之主王奇,不论待家人或是同僚,皆是温如春风。他坐在了女儿的另一侧,也细细地端详了她一番,抚了抚长须:“天色已经晚了,尽快用过夕食,也好早些让七郎、九娘下去休息。待到明日,再好好叙一叙这几年的事罢。”
李氏微微颔首,道:“十五娘,将孩子们唤过来,让他们见一见姑姑。玫娘,你离家已有三年了,大郎他们也都长大了。”
“若是遇上了,我还真有些担心认不出来。”王九娘笑着接道“尤其是二郎,他长大后我还从未见过呢。”
不多时,四个年岁不一的孩童便在侍婢的簇拥下过来了。最年长的孩子已经是个十岁的少年郎,梳着成年男子似的单髻,举止沉静有度。其次便是位七八岁的女童,梳着双丫髻,眉眼俱像父亲,性情却颇似母亲一般淡然。再次便是位五六岁的女童,生着圆溜溜的杏核眼,竟与祖母李氏生得相像。最小的男童不过三岁左右,圆圆滚滚,有些笨拙地行了个礼后,便径直扎进了父亲怀里,连连唤着“阿爷、阿爷”撒娇。
王七郎将他从怀里拉出来,笑道:“二郎这些时日又闹腾了?”
“可不是么?”崔氏颇有些无奈“若不是有大郎管束着,连园子里的池子他也敢跳下去。”
“大郎,书读得如何?”
“阿爷尽管考问。”
“噢?那明日一早,你到我书房来。”
“晗娘、昐娘,到祖母身边来。”李氏将两个小姑娘唤过来,爱怜地揉了揉她们的头发。
王九娘见着兄长的血脉,自然也觉得亲近,笑道:“晗娘、昐娘若是得了空闲,便尽管来找姑姑顽。”
“阿娘说姑姑要养身子。等姑姑养好了身子,我们再来找姑姑。”昐娘道,笑起来的时候,瞧着也颇像崔氏。
“到时候,我还想听姑姑说说洛阳的事呢。”晗娘也浅浅笑道。
眼见着家人之间的和乐融融,又不着痕迹地观察了一番孩子们的面容,王九娘心里隐隐有些猜测:兄长与她是嫡亲的兄妹,父亲并没有旁的庶子庶女。而这四个孩子,似乎也皆是崔氏所出,兄长竟也没有庶子庶女。难道,家中居然有不纳妾的规矩么?在这个时代,那可真是难得一见的端正家风了。
另外,她似乎有个大名?也是,堂堂太原王氏三房嫡支嫡女,怎么会没有名字,只以排行为名呢?不过,玫?眉?梅?究竟是哪个字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