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食肆经营日常第46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如你们明日再来?”

    那几人倒也好说话,爽快地便答应了。

    送走几人,姜菀放下笔说道:“许久不曾说过这么多话了,竟然觉得喉咙有些干涩。”由于客人多,每人都有各种疑问,她须得一遍遍解释。

    思菱见状,说道:“我去给小娘子倒盏茶。”她刚起身,却见一个人从店外走了进来,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道:“请问,姜娘子在吗?”

    “你是——”思菱不认识,疑惑开口。

    姜菀却已认出了来人,不由得微讶:“钟娘子?”

    第52章香辣烤鱼、泡椒鸭胗和花菜焖肉

    钟慈看清了她,顿时松了口气:“姜娘子,还好你在。”

    “钟娘子,你有什么事?”姜菀从桌案后绕了过来。

    “姜娘子,今日上门打扰你,是因为我有个不情之请,想拜托姜娘子一事。”

    姜菀笑了笑:“什么事我能帮上忙?你尽管说。”

    钟慈站定,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布包,递给了姜菀:“阿兄如今还是日日都来这儿送菜吗?”

    “没错,”姜菀接过布包,“这是......你要转交给他的东西?”

    钟慈笑道:“姜娘子果然善解人意。”她解开布包,说道:“我给阿翁和阿兄各缝制了一双护膝。阿翁年纪大了,膝盖一旦受冻便会剧痛;阿兄仗着自己年纪不大,也常常疏于保暖。”话里虽带着责怪,语气却是极温柔的。

    姜菀见那护膝针脚严密,缝制得很是严丝合缝,便赞道:“钟娘子真有一双巧手。”

    钟慈不好意思笑了笑:“姜娘子谬赞了,我只会些粗浅的针线功夫。”

    姜菀将两双护膝收好,说道:“你放心,明日一早钟郎君来了后,我会亲手交给他。”

    “多谢姜娘子。”钟慈欲要下拜,被姜菀一把扶住:“你这是做什么?不必如此客气。”

    “你在徐府,一切都还好吗?”姜菀问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钟慈点头,面上又浮现出感激之色:“若不是姜娘子为我仗义直言,郎主也不会自那日起对虞小郎君严加管教,专门请了最严厉的夫子来教导他。自那之后,虞小郎君每日都要完成繁重的课业,再无暇为难我。”

    “那就好,”姜菀松了口气,随口道,“你所说的郎主便是那位徐尚书吗?”

    钟慈见四周无人,才道:“正是。郎主一向为人公允严格。他得知那日的事情后大为恼怒,狠狠斥责了小郎君,郎君也破天荒地没有为小郎君求情。”

    郎君指的便是徐望了。姜菀沉吟未语,不知这对父子的为人有没有相似之处呢?

    她撇去思绪,说道:“你出府一趟不容易吧?要见一见阿鸢吗?”

    钟慈朝店里望了一眼,宋鸢正忙得不可开交。她摇了摇头,微笑道:“阿鸢既然忙,我便不打扰她了。总有相见的那一日,不必急在一时。姜娘子,我先走了。”

    “阿慈,保重。”姜菀看着她瘦削的双肩,下意识换了更加亲昵的称呼。

    钟慈怔了怔,柔声道:“多谢......阿姐。”

    等到钟慈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姜菀低头看着那两副护膝,再度在心底感慨:钟家这三人,真是和美的一家啊。

    第二日清晨,钟绍如期来了。

    冬日严寒,钟绍便独自承担起了每日早起奔波卖菜送菜的活,让钟翁在家休息。他呵着险些冻僵的双手敲开了姜记食肆的门,还没来得及卸下一筐筐蔬菜,面前却递来了一个布包。

    姜菀示意周尧和宋宣去收拾蔬菜,自己则带着钟绍在一旁坐下,说道:“昨日阿慈来见我,说给你和阿翁各缝制了一双护膝,请我转交给你。”

    钟绍的手微微一僵,几乎是颤抖着打开那布包,将护膝拿在手里紧紧攥住。

    他一向无甚波动的脸上现出一些激动,说道:“阿慈她......”

    “你放心,她说如今过得很好,那位小郎君没有再为难过她。”姜菀知道他一定最挂念妹妹在徐府的处境,便率先开口。

    钟绍低声道:“阿慈一向不报忧,遇上事情唯恐我们担心,便不肯多说。”

    姜菀柔声道:“昨日她来时,面色红润,神色也是轻松自在的,我想应当是没有遇到什么烦心事。”

    钟绍沉默良久,轻声道:“姜娘子,多谢你了。”

    “不必客气,”姜菀笑了笑,“之前阿翁送你的书,读着觉得如何?”

    钟绍发了会愣,道:“一些简单的字我大多都能认识了,也按着你从前给出的建议,挑了些易懂的文章读了读,只是心中总有有许多疑问。”

    他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从怀里取出一卷薄薄的书册,摊开在姜菀面前,指了指其中几页。

    姜菀看了看,唯恐自己误人子弟,便找了张纸将那些词句誊抄了下来,道:“我明日送阿荔回松竹学堂,正好问一问那里的夫子。后日早上你来时,我会将夫子的解释交给你。”

    “多谢。”钟绍冲着她深深躬身。

    *

    自打那日在苏颐宁处读了那篇顾元直的文章,姜菀接连几日都睡得不踏实。她一闭上眼,便能看见阿娘泪水涟涟的模样,耳边回荡着她辞世前的凄切语句。

    这日夜里,姜菀再度被梦惊醒。

    她自床上坐起身,眼前一片昏暗。外头的风裹挟着寒意轻轻撞击着窗扇。

    姜菀缓缓吐出一口气,卧房内只有她自己的呼吸声。天冷后,她便让思菱在外间休息,不必陪侍在自己床边。

    她拥着被子发了会呆,这才轻手轻脚下床点亮了蜡烛,举着回到了床上,从枕头下摸出那本尚未看完的日记,就着昏暗的烛光继续翻看着。

    这一看,倒看出了些新的内容。

    徐蘅在日记里写道,她记得自己被姜家自洪水中救起后,一直卧床休养了很久,期间一直昏昏沉沉的,意识时而模糊时而清晰。

    那时她只有十二岁,而彼时的姜父——姜麓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姜家很幸运,虽遭遇了洪灾,但还可以勉力维持生活。姜麓的爹娘又一向心地善良,因此也救治了一些受难的人。

    其中,有一个人在姜家停留的时间最久。

    徐蘅病中虽然神思迷蒙,但依稀记得此人是在她之前被姜家收留的。他比姜麓略大,独身一人出游,途径平章县便碰上了这样的灾祸,幸而被姜氏夫妇遇到,救了回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