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食肆经营日常第29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姜菀目送他走远,无声地叹了口气,垂目继续向下一位食客售卖汤饮。

    *

    如今食肆的生意稳中见好,基本每日都能有数额不低的进账。对于这样的发展态势,众人也是很满意。姜菀便更有动力带着宋宣研究新菜品了。

    这晚暮色四合,周尧在食肆外房檐下挂起灯笼照亮店门口的路。思菱在每张桌上摆好菜单,静待食客到来。

    今日的街道上似乎很是热闹。姜菀站在食肆门前,瞧着不少人都步伐匆匆地往远处走去,偶尔还能听见人群里传来的热切讨论。

    “今晚手气如何?”

    “还不错,你呢?”

    “我第一轮中了,第二轮便不行了。”

    宋鸢把店门口清扫干净,握着扫帚歇息时听到这些对话,咋舌道:“他们这是在打什么哑谜?”

    思菱犹豫道:“手气……他们莫不是刚从赌坊出来?”

    姜菀亦疑惑着,却见不远处风风火火地走过来一个人,中气十足地冲她道:“姜娘子,是我。”

    看清来人,姜菀有些好奇地道:“秦娘子,你怎么这个时辰来了?县学晚间也可随意出入吗?”她边说,边引着秦姝娴入内坐下。

    秦姝娴端过倒了茶水的杯子喝了几口,润了润嗓子,这才道:“平日自然是不可的。只因明日是课假,我今晚才有闲暇在这个时候来。”

    她幽幽叹气道:”说到这里,恐怕日后我没法随时溜出来到你这儿吃饭了。夫子说,往后县学要严加管束,不经允许,所有学生不得随意离开。”

    “那县学的学生们只能在饭堂用餐了?”姜菀问道。

    秦姝娴双手一拍:“哎呀,我险些忘了正事。”她顾不上点菜,而是神神秘秘地示意姜菀在自己身边坐下,低声道:“姜娘子,我今日来,正好同你说说饭堂的事情。”

    她神色郑重,姜菀不由得放轻了呼吸:“情况如何?”

    秦姝娴道:“原本县学是打算再聘一位厨子的,但付师傅此次回乡来回也不过十几日,这样短的时间内实在不好重新招人。我和赵家兄妹便趁机提了一下你所说的‘盒饭’,夫子们说会考虑我们的建议。”她冲姜菀道:“姜娘子,接下来该你努力了,争取拿下这个机会吧。”

    姜菀对上她期盼的目光,点头笑道:“我会努力的。”

    只是她心里并不乐观。县学作为官学,给出的报酬自然不会低。它一旦要同外头的食肆做盒饭生意,坊内所有的食肆酒楼都不会放过这一大好机会,竞争必然十分激烈。只是不知县学会用什么法子选拔了。

    姜菀正想着,秦姝娴已拿过了菜单,边翻看着边道:“这几日有没有什么特色菜品?”

    她的目光逡巡一圈,定格在一道“蒜蓉辣椒秋葵”上。娟秀的字迹旁绘着一个简单的图案,用浅淡的绿色画了几笔,又点缀了几点红色。她略微辨认了一下,很快道:“这绿色的便是秋葵吧?红色是......辣椒?”

    姜菀笑道:“瞧秦娘子的反应我就放心了,看来画得很准确。”

    姜记食肆的菜单一向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原因无他,唯赏心悦目耳。

    前些日子姜菀将自家食肆的菜单改进了一下,从原本的纯文字变为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巧妙地把字与画错落有致地搭配着,既不会让画喧宾夺主,也弥补了白纸黑字的呆板与枯燥。

    菜单最上方用几个利落的大字写着“姜记食肆食单”,下方依次写上菜名。姜菀还把菜单分为了常驻菜单与新品菜单两种,常驻菜单条目较多,一般不会轻易更改,最多会把当季没有的时令蔬菜暂时划去。而新品菜单的更新频率更快,为了增加可读性,姜菀便想出了这个主意。没有打印机的古代,她常常与思菱为了赶制菜单而挑灯夜战。

    为了缩减成本,菜单上的图案基本都是用笔勾勒出的黑色线条,只有某些独具特色的新品会用上颜料。饶是如此,这样的菜单也已经算是另辟蹊径了。

    好在事实证明,她们的努力效果不错,这样具有一定艺术美感的排版形式能让食客看后有愉悦的心情和更好的胃口。

    看着那绿油油的颜色,秦姝娴不由得起了几分猎奇的心,道:“我尝尝这个吧。”

    “好。”姜菀拿着她点菜的记录单去了厨房。

    厨房里,宋宣正在做马蹄羹。把荸荠削皮洗净后切碎,加上玉米粒、枸杞、冰糖煮开,便是清甜甘润的汤羹,很适合干燥的秋季喝。荸荠碎在锅中一煮,入口时便软化成了细沙状。热乎乎的一碗喝下去,整个人从咽喉到胃都是暖的。

    这些日子下来,姜菀发觉宋宣越来越熟练了。她看了他片刻,便放心地去一旁做秋葵了。

    蒜蓉辣椒秋葵做起来很简单,这道菜的灵魂在于酱汁的调配。鲜红的辣椒末和蒜泥均匀地点缀在翠绿的秋葵表面,再浇上浓郁的酱汁。焯过水的秋葵依然保留了水灵的口感,又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姜菀把饭菜端上来时,秦姝娴正在欣赏着菜单时各种颜色的图案,道:“姜娘子,想不到你既会做菜,还写得一手好字,还会——画画?”

    “不。字是我写的,这些图案是思菱画的,”姜菀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给其他桌食客上菜的思菱,情不自禁有些感慨,“多亏了他们又是画画又是制作各种工具,这食肆才能顺利开张。”

    “当日兰桥灯会,你所用的那个......转盘,也是自己做的吗?”秦姝娴若有所思。

    “正是,包括开张那日的木箱和木牌,都是我店中另一个名叫周尧的人亲手做的,”姜菀有些讶异,“秦娘子怎突然提起此事了?”

    “不瞒你说,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样形状奇异的东西,却意外地很有趣,”秦姝娴笑眯眯地道,“想不到姜娘子身边的人都各有神通啊。”

    “你可知道,自打那日过后,其他各坊逐渐也有店铺学着你的法子,找人定做了类似的工具用来招揽生意,如今已经快成了各家食肆的固定做法了,”秦姝娴见姜菀一脸茫然,不由得睁大眼睛,“你不曾见过吗?”

    姜菀实实在在地愣住了。她确实不知道。

    兰桥灯会后,她一心扑在食肆的开张与经营上,平日几乎没有离开过永安坊,因此对其他坊的同行并不曾关注。若不是听秦姝娴说,她还真不知自己的想法被那么多人借鉴了。

    “旁的也就不说了,就永安坊内,俞家酒肆今晚也在店门口摆了个大转盘呢,”秦姝娴看了眼外面,“我方才来的路上看见他家门前排了长队,都是冲着那转盘上的各种赠礼去的。”

    姜菀恍然大悟:“难怪他们话里话外都在说什么手气和轮次,原来是这个意思。”

    “所以姜娘子,你还是蛮有主意的,”秦姝娴是真的很好奇,“你是如何想出这些新奇的点子的?”

    因为,这些促销手段在现代屡见不鲜啊。姜菀在心底默默回答,面上却一本正经:“大概是因为我总爱胡思乱想,所以脑海中时不时便会跳出一些东西。”

    不过秦姝娴的话也给她提了个醒。转盘抽奖这东西,若是大家都纷纷效仿,那么时间一长便会失去原本的趣味了。食客们见得多了,也就不吃这套了。

    虽说食肆的口碑和盈利归根到底还是得靠食物的质量,但若是能在此基础上,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些创新性的营业策略,那便是锦上添花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