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报纸买下来。
至于想用报纸来赚钱的念头司徒南从来都没有过,经营一家报纸不像司徒南投资其他行业那样有稳定丰厚的回报,面对的竞争也激烈。
美国每天都有许多的报纸(主要是本地小报纸)出现,越来越多的杂志周刊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这对大报纸来说形成了挑战,而且传统的报业市场也开始被新兴的广播媒体占去一大部分份额。
随着这两家报纸的发行量的扩大,维护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迅速扩大《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在美国媒体行业的优势,司徒南不仅没能从报业上获得利润,反而每年倒贴不少钱进去。
由于担心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司徒南一直没把这两家报业集团合并起来,反而让《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一东一西,默契竞争,暗地里控制美国的舆论市场。
不过美国始终是白人占主流,是新教徒主导美国的价值观,司徒南也不敢妄想通过两份报纸就可以控制美国的舆论,不过有了这两把利器,至少可以潜移默化一些东西,在其他方面也能阻挡一些非议。
就好像在欧洲声名狼藉的犹太人,在美国几乎没有说过犹太人的坏话。原因有多种的,不仅是因为美国社会自由平等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犹太人在经济金融上的成功,他们手中也掌握了美国舆论媒体。
就算司徒南通过穆迪——惠誉公司掌握了大部分《纽约时报》的股份,但也有其他的股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双方互相制衡,彼此博弈,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没有谁能取得绝对的领先,只是在纠缠也合作中去取得最大的利益。
有些令人诟病的是,纽约时报的财经版上经常为罗伯斯证劵公司说好话,有些人就讽刺纽约时报是罗伯斯证劵公司和穆迪——惠誉是孪生兄弟,而纽约时报就是这两兄弟的传声筒。
事实上,那只不过是一小撮人眼红妒忌罢了,一点也没有影响到穆迪——惠誉公司。就像司徒南前世的08年的次贷危机,高盛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但偏偏没人能耐他何,这就更不用说是现在没有什么监管的美国金融市场了。
利用信息的不对等,华尔街的大鳄们才能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剪羊毛行动。司徒南也不例外。
在他的有意引导下,在罗伯斯的管理下,加上一帮天才帮助下,罗伯斯证劵公司蓬勃发展,几乎没犯什么错误,在投资者心中树立了信心。从一战到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期间,每年都以极高的回报率吸引着华尔街投资者,这些钱不是投资到司徒南旗下的产业就是被他有意引导到最赚钱的行业中。
一战结束后,罗伯斯证券公司自身资产就超过了5000万美元,管理的资产超过了10亿美元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资产是属于司徒南的加州财团的。
而穆迪——惠誉公司一直和罗伯斯证劵公司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纽约金融机构中有特殊的地位。
经过多次准确的评估后,穆迪——惠誉也渐渐地成为了纽约最权威的金融评估机构。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有鉴于此,1919年,战争结束不久,感到穆迪·惠誉气势咄咄逼人的洛克菲勒财团不得不标准统计局和普尔出版公司合并成标准普尔公司,以此和穆迪——惠誉对抗。
这个结果竟然提前了二十多年,这是司徒南没有想到的事。
出版和媒体事业虽然能增加穆迪——惠誉公司的声名,但真正让穆迪——惠誉公司赚钱的还是它旗下的穆迪——惠誉金融投资顾问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资讯服务。
大量的中小型公司遇到金融问题时越来越倾向穆迪——惠誉公司,因此穆迪——惠誉公司也掌握了美国大量的中小型公司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整理成资料库,从而掌握了美国经济的准确数据。
穆迪——惠誉公司负责评级的债券很广泛,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外国债券等,由于它们占有详尽的资料,采用先进科学的分析技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专门人才,因此它们所做出的信用评级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穆迪——惠誉公司信用等级标准从高到低可划分为:A级、A级、A级、B级、B级、B级、C级、C级和C级。
穆迪——惠誉公司的业务和评级跟标准普尔大同小异。由于司徒南的关系,在关键历史时刻,穆迪——惠誉公司作出的评估比标准普尔公司更加准确,在这方面一直隐隐压着标准普尔公司一头。
(求收藏推荐!感谢书友提供的创意,嘿嘿,法国人再也没有惠誉公司了!)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