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看看,有雪花膏,有牙刷、牙膏、蛤蜊油、清凉油和纸,剩下的全是小孩吃的东西。
钟大娃和钟二娃眼中只有大白兔,钟建国注意到奶粉和麦乳精,不禁往宋招娣消失的方向看一眼,她居然只给自己买一盒雪花膏和一个牙刷?
“后妈好不好?”钟建国剥开一个大白兔塞大儿子嘴里。
小孩抿抿嘴,不想承认又不好意思否认,转到另一边抓住呼呼大睡的三娃的手:“弟弟,醒醒,我给你糖吃。”
钟建国摇头失笑。
宋招娣端着水小跑回来,看到钟建国笑眯了眼,很是好奇:“你笑啥呢?”
“想着快到家了,高兴。”钟建国道。
宋招娣不信,于是故意说:“俺记得大娃的姥姥就在申城,咱要不要去她家看看?”
“不要!”钟建国还没开口,钟大娃抢先道,“爸爸,我不去姥姥家,你也不准去。”
宋招娣眉头一挑,看来钟建国瞒她不少事啊。
“时间来不及了,这次就不去了。”钟建国道,“收拾一下,咱们走吧。”
宋招娣心想,来日方长,你不说我也能弄清楚。于是,主动背着三娃,冲钟大娃伸出手,“俺牵着你?”
钟大娃下意识看钟建国一眼。钟建国递给他一个大白兔奶糖,小孩抿嘴一乐,把手递给宋招娣。
宋招娣无语又想笑。不过,见小孩不再排斥她,也没再逗大娃。
下午三点左右,一家人到翁洲岛。
东海舰队主力部队移到翁洲岛,导致小小的翁洲岛上师长、团长遍地走,而像钟建国堪堪三十岁就当上团长的也只有他一人。
钟建国是大学生,可以说是年轻军官当中最有学问的人。他行事低调,架不住人高调,以致于除了全军将士知道他这个人,岛上的渔民也听说过他的名字。
宋招娣一句钟建国,往哪边走。钟建国就被过往行人认出来。
片刻,一辆军用吉普出现在钟建国身边,车窗还没打开就喊:“钟团长,上哪儿去?”
钟建国停下:“回家。”
“我送你一段。”说着话往钟建国另一边看,见他身边的女人又黑又瘦,还穿着极不合身的绿色衣服,整个人灰头土脸,忍不住啧一声,“那位是新嫂子?”
钟建国点了点头:“她叫宋招娣,你喊她小宋就行了。”
招娣?男人品一品,人土名也土,工人阶级出身的钟大团长也有今日?唉,老天爷果然最公平:“哪能喊小宋,嫂子,慢点。”
“谢谢。”宋招娣无意中瞥到男人眼中的嫌弃,颇为无语,革命队伍里居然还有这种人?心下好奇,“建国,这位是?”
钟建国:“某个舰的队长,马中华。小马,这是干什么去?”
“回队里。”马中华回头看一眼宋招娣,真黑,“嫂子是哪儿的人?”
宋招娣:“我也是滨海人,我姨是钟团长的继母,按照辈分算我是钟团长的表妹。”
“表妹?”马中华没想到,“以前也没听钟团长提起过。”
宋招娣:“我比他小八岁,他去上大学,我还在上小学,年龄差太多,没走动过。”
“嫂子上过学?”马中华颇为意外。
宋招娣见钟建国没阻止她,继续说:“上过两年,粗通文墨。”
马中华的手一抖,钟建国连忙抱住坐在他和宋招娣中间的大娃。
上过两年学的人可说不出“粗通文墨”一词,马中华忍不住羡慕钟建国,都什么运气啊,前一个老婆高中毕业,娶个填房不但是表妹,还是个学问深的主儿:“嫂子谦虚了。”
“一般一般。”宋招娣懒得搭理他,继续谦虚,“也就会写我自己的名字。”
马中华噎了一下,还想再开口,钟建国一句认真开车堵了回去。
翁洲岛不大,部队家属院虽然离码头很远,开车也不过一根烟的工夫。钟建国下车对马中华说声谢谢,就翻找钥匙。
宋招娣看着面前的两层小楼,吃惊道:“居然是楼房?”
“离海近,空气又比北方湿,一楼太潮没法住人,部队修房子的时候就修两层。”钟建国打开房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宋招娣相信他这次没骗自己,“你要去部队?”
“有事会有人来通知我。”钟建国道,“我帮你收拾收拾?”
宋招娣点了点头,背着老三到二楼就问:“楼上有几个房间?”
“四个房间,能住人的有三间。窗户面朝南的这间是我的房间,右边是大娃和二娃的,左边是客房。”钟建国道,“大哥、大嫂偶尔过来的时候就住在左边。”
宋招娣推开主卧的门,抬眼看到床头上的照片,照片中的男人正是年轻版钟建国,而照片中的女人白白净净,瓜子脸,眉眼细长,看起来很弱。然而,她生出三个健健康康的儿子,凭这一点,宋招娣知道她很强大:“我住左边吧。”
钟建国楞了一下,以为没听清楚:“你说什么?”
“我住客房。”宋招娣重复道。
两人到达火车站,本想好好打量宋招娣一番的钟大嫂连忙把怀里的小孩和手里的包给她。
宋招娣下意识接过来,等发现怀里有个孩子,胳膊挂个包,整个人懵了:“钟——建国?”
“什么事?”钟建国看她一眼,不等宋招娣开口,就说,“这个背篓给你,你背着三娃,牵着大娃。我背着二娃,拎着这几个包。”
宋招娣低头一看,除了她带来的大布包,钟建国脚边还有一个大包和俩孩子。
钟大嫂解释:“包里面是他们仨的衣服和鞋,三娃的尿布也在里面。大妹子,你拎的那个包里有我给你买的吃的。火车上没什么吃的,这些留你们路上吃。”
“谢谢嫂子。”宋招娣扯了扯嘴角,不由自主地想到儿时看过的《春晚经典小品回顾》里面的一个小品《超生游击队》。当初她还吐槽编剧、小品演员和八十年代的人。没想到自己也有那么一天,“大娃,来俺这边。”
小孩抓住钟建国的手,怯怯地看着宋招娣。
钟大嫂见状,走到钟建国身边,轻轻推一下小孩:“大娃,去你妈那儿,听话,火车快来了。”
小孩仿佛没听见,转身给宋招娣一个后脑勺。
宋招娣转向钟大哥:“大哥,把二娃给俺。”
“让建国抱着。”钟大哥看着大侄子,“大娃不听话,大伯不疼你了啊。”
宋招娣:“没事的,俺在家经常干活,劲大。”说着话伸出手。
钟大嫂对宋招娣的态度很满意,冲钟建国使个眼色,这个媳妇不错,“建国,把票给你大哥,我们送你们上车。”
三个孩子,两大包行礼,上车着实麻烦,钟建国也没跟他哥客气。
车票拿出来,钟建国拎起两个大包,远处传来咣当咣当声。
宋招娣下意识扭头,循声看去,眼前发黑,冬冷夏热硬座老火车,要坐累死她啊。
“看什么呢?招娣。”钟建国走两步,发现新娶的媳妇没跟上来,“快上车。”
宋招娣带着沉重的心情,背着小的,抱着老二,踏上南去的列车。“逃出”小宋村的雀跃消失殆尽,好心情也一下子跌入谷底。
“怎么了?”钟大嫂抱着大娃,扭头看到宋招娣神色不对,“是不是不舒服?”
宋招娣挤出一丝笑:“不是。没想到车上这么多人,得有多大味啊。”
钟大嫂踮起脚看了看:“没有多少人,都没坐满。要是嫌味大,叫建国把窗户打开。”原以为宋招娣是抱着孩子累着了,听她这么说不免感到奇怪,车里味大也没农村味大,到处是茅房、猪圈、粪坑,“赶明儿换成船就舒服了,人少还不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