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天下才一石,玉郎占八斗(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历史人物或典故,如《浣溪沙》。

    等到诸位以词而闻名,更是可以自制词牌,让天下人皆以卿之格律来作词!”

    这诱惑不可谓不大,文人大多轻利,可几人能不好名?此话一出,张钰便感受到堂中气温逐渐爬升起来。

    “请问张郎,这词先前从未现世,恕在下鲁钝,不知该如何下手,可有教我?”

    “自古以来,所有文体形式无不是经过时间的考验,一点一点洗刷了糟粕,丰富了精华,在无数先贤名家手中完善,方能成为正道。”阮瑀接道,语气褒贬难测。“你张钰以为凭你一己之力,可抵其百年之功,走完它漫漫长路么?”

    “再者说,这词借曲流传,先天就比诗赋矮了一头,比之七言更难为人接受,而偏偏还有着诸多要求,同乐府之自然随意相比也远远落了下乘。

    张郎莫嫌瑀说话直率,这词,瑀难窥其妙。”

    “我打算写一本书。”张钰并未正面回应。

    “一本专门介绍词的书,从词牌名,到格律,将这一文体带入文坛。在座诸公,日后钰皆有相赠,不会太过久远。”

    一石激起千层浪。

    “写书?这张钰究竟是何背景?”

    “出书不光需要雄厚的才力,更需要极高的名声——”

    张钰又道:“届时诸位看了此书,必然会明白词这一文体的概念。虽说它格式不如诗之工整严谨,篇幅不如赋之磅礴大气,内容又不如乐府诗歌的自由随意,可钰以为,它算是结合了众文之长,定有其独到魅力。

    还望诸公若有意,能同钰一起见证词的兴起,再共同为七言正名。”

    “若他能兴七言,凭此便可跻身文坛宗师了。

    谁知,这少年野心比老夫想的还要大,他竟是想独创文体?

    看似荒诞不羁的想法,若他人说来是止增笑耳,可张钰的话……

    就说方才那首《水调歌头》,便是修改一番化为五言、七言,也绝对称得上是不世之作。

    张郎啊张郎,你究竟有多少才华?”

    蔡邕读书破万卷,是世上最有名望的大儒,这一生见过的天骄奇才绝对不少,可从未如此欣赏过一个后辈。

    不仅仅是因为相貌绝世,更因张钰整个人的气质和文采,奇正相合,才情与天资皆具。

    他隐约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开创一个全新时代的人,凭他的七言,凭他的词作,凭他拥有的无限可能。

    “张郎,元瑜所言你还是应当考虑,一种好的文体同一篇好的诗作是两回事,以一己之力,一代人之力而盛,从未有过。”作为长者,蔡邕还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虽前不见古人,又怎知后不见来者?我华夏先民昔日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天为帐,以地为榻,原野放歌不过留下只言片语,又怎能想到如今的诗赋之盛?

    这世上总要有敢为天下先之人,钰虽不才,愿作先驱!”

    “好!”这一声称赞来自在场大多数的士人。

    “此书若成,老夫为你作序。”

    “谢蔡中郎!”蔡邕的表态让张钰真的感动了,钱财张家不缺,官面上也可以去找找袁绍帮帮忙,可这名气却是最重要也最难得的。

    感激地看他一眼,张钰走回案后落座。

    “若真有词体兴盛那日,便是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也不难,钰同诸公共勉!”

    将酒饮下,只觉得这清酒也好似甘甜起来,正欲和一旁的徐干搭话,只听对面的阮瑀笑道:

    “张钰之才,瑀心服口服,若说吾师是我心中学识最渊博之人,那你中山玉郎可算是我心中最具才华之人,方才相争还望莫怪,这杯酒,我敬你!”阮瑀颇有些一杯泯恩仇的感觉。

    “谢阮兄。”

    “老夫哪里谈得上渊博,只是看的书多了些,日积月累罢了。只不过张钰,确实才情无双。若我眼见之青年才俊共享才华一石,张郎你足矣独分八斗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